甘肃会宁教师为何扎堆考警察
甘肃会宁,因盛产高考状元而被誉为“状元县”。然而,就在尊师重教的会宁,去年11月启动的一次招录警察的计划,引得大批基层教师离岗,转而成为公安战线的一分子。在会宁全县,此次总共招录了189名警察,其中有171名来自教师行业。(8月12日《中国青年报》)
一场旨在选拔基层公安干警的招录考试,岂料却在不经意间挖了教育部门的“墙角”。新录用的189名警员中竟有171名来自教师行业的尴尬现实,让人们油生五味杂陈的复杂情感。高达90.4%的录用占比,既彰显了“状元县”教师队伍普遍性的高素质,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部分教师对其所从事职业认同感与幸福感的缺失。
无论是就符合警察招考条件而言,还是从尊重个人择业自由而论,报考教师弃教育当警察的跳槽另选当属公民正当权利,无需别人说三道四。而从“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考量,让一些不安心教育事业的人员溢出教师队伍,也未必是件憾事。更何况,腾出的教师岗位同样可以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招徕人才。故此,对弃教从警者报以理解与包容的态度,当不失理性与客观。
基于对“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认知常识,人们或不应对教师报考警察的现象作过多的解读。更何况此次警察招考就是面向“乡镇(街道)、县区机关事业单位占用事业编制的在职财政供养人员”,而教育系统无疑占了大头,“如果教师不能报考,公安上就可能招不够人。”不过,透过171名教师弃教从警的庞大数字,当地还是有必要针对教师队伍被“挖墙角”情况,来一次认真的梳理与反思,毕竟教育在此次的职业“博弈”中明显呈弱势方。
透过报考者“警察地位比教师高”、“校园里太封闭”、“教师工作辛苦、平淡”等诸多离职理由,尤其是面对很多年轻教师在任教一个阶段后,觉得教师工作“成天和娃娃们打交道,辛苦又平凡,不得劲儿”的普遍心理感受,应当引起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与警觉。如何提升教师职业的归属感、自豪感与忠诚度,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耐得住清贫、经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的职业道德教育,更需要实实在在地践行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的人性化举措。只有教育职业的幸福感提升,才能有效保障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郑桂灵)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