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古寨“掌灯人”(劳动者之歌)

20.05.2015  16:31

  王偏初(左)骑马行进在去学校的山路上。

  本报记者 张 文摄

  从成都坐一整夜火车,然后转长途大巴颠簸一整天,再驱车西进,翻越两座海拔4000多米的山梁,途经十多个乡镇,总算到达王偏初所在的俄亚乡。这位皮肤黝黑的汉子,在这里已任教19年。

  俄亚乡是纳西族古寨,2011年12月前不通公路,信息闭塞。作为这里第一个考上师范院校的“高材生”,王偏初没有选择大城市的工作。从小的经历让他深知家乡孩子求学的艰难,从考上师范学校的那一刻起,他心中就植根了一个梦想:毕业后,一定要回到俄亚小学,去帮助那些渴望走出大山的孩子实现求学梦。

  初到俄亚小学,王偏初担任四年级班主任,同时兼任学校大队辅导员。“当时学校只有73个孩子,我的班上才9个学生。”据他回忆,那时,学生因贫辍学是常事,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挨家挨户劝说,把学生领回教室。一次,他走了一天的山路赶到一名学生家,孩子母亲当场哭诉:“家里连盐都买不起,实在没办法送孩子上学。”王偏初心里难受,掏出身上仅有的几十元钱塞到她手中。以后每学期,他都会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一点来接济班里的贫困学生。

  俄亚乡被重重高山和条条大河环绕,道路崎岖,通公路以前,人们仅靠一条祖祖辈辈在悬崖峭壁、深涧谷底间开凿出的“通天”步道出乡。要到县城必须天不亮就出门,先在杂草丛生的山中小道攀爬两天,借助溜索跨过四五条大河,骑马翻越几座大山。在这样的环境中,王偏初执教19年间所走的路程超过了12万公里。

  “苦中也要作乐,不能让孩子们觉得学习太枯燥。”王偏初从师范院校学到的教学知识派上了用场:艰难的条件下,他想尽办法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坚持每周组织一次班团活动,每月一次大队活动,并组建校国旗队。为了让儿童节过得有意义,他带着全校师生设计、排练节目,使“六一文艺晚会”成为俄亚小学每年的保留节目。晚会上,家长吉姆阿呷看着自己孩子的笑脸,从此逢人便夸赞“王老师是古寨的掌灯人,孩子跟着他不会错”。于是,王偏初“掌灯人”的美名传开了。

  2000年4月,王偏初急性阑尾炎发作,乡卫生院医生劝他到条件好的医院做手术,但他所教的班级正处于毕业之际,便拒绝了旁人劝说,要求医生加大剂量消炎,学生们毕业放假后,他才去县城做手术。“什么都能耽误,就是不能耽误学生。”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虽有些后怕,但他从未后悔。

  “大的硬件设施改变不了,小的方面总可以做点事。”这是王偏初常说的一句话。他从改善学校基础条件入手,建立存书达12000多册的图书室,并从教育局争取资金购买课桌、钢架床、冰柜等,极力改善办学条件。全校师生饮水问题曾常年困扰王偏初,没有自来水,师生们只好饮用浑浊的河水。王偏初多次协调当地企业帮忙寻找水源,终于为学校建立了充足可靠的干净水源。

  如今,俄亚小学面貌一新:操场、教室干净整洁,窗台、围墙上花草吐翠。就餐时,孩子们分班依次排队,秩序井然。办公室内,各种档案摆放整齐,墙上规章制度详尽清晰,狭窄破旧的校舍即将得到改扩建,学生人数也增加到800多人。

  更令王偏初欣慰的是,他教过的学生杜基扎西和瓜祖,现在也回到了俄亚小学任教。“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空闲时,王偏初常常哼起这首歌。今年5月,他荣获第十九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面对荣誉,他表示将继续行走在深爱的家乡土地上,为更多想走出大山的孩子当好“掌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