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金:红都圣地谱写精准扶贫新篇章

29.06.2015  17:51
江西瑞金:红都圣地谱写精准扶贫新篇章 - 海口网
江西瑞金:红都圣地谱写精准扶贫新篇章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土坯房改造点     客家特色鲜明的新房

   海口网6月29日消息 (特派记者 陈五男)拆除危旧土坯房3.8万户,累计解决21万农民饮水安全问题,5万多户低电压用户实现了正常用电--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三周年实施以来,“红都圣地”瑞金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的重要指示,把精准扶贫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28日,“聚焦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三周年——全国知名新闻网站看赣州”大型采访活动走进赣州瑞金黄沙华屋,感受振兴发展给老区人民带来的“质的飞跃”。

   旧房变新居 解群众之忧

  6月28日上午,海口网记者来到位于瑞金市叶坪乡的黄沙村华屋,粉墙黛瓦、绿树掩映,道路绕行于一幢幢客家特色鲜明的新房之中。据悉,黄沙村华屋地处瑞金市东南部,与福建省长汀县交界。因整个村庄姓华,故称华屋。华屋有4个村民小组,119户462人,设党小组1个,有党员6人。华屋红色底蕴深厚但十分贫困,119户中有烈属42户,五保户、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贫困户等四类家庭共有61户203人,分别占全组总户数的51%和总人口的43%。

  随着《若干意见》实施以后,瑞金市实行“三送”干部联系群众双向全覆盖,通过张贴联系牌、年画、发放连心册、连心卡等,使每一位干部都联系群众、每户群众都有干部联系,在联系走访中了解民情、宣传政策、建立感情,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市卫生局是挂点联系单位,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积极开展公共卫生及健康保健知识宣讲,组织各种义诊及健康体检活动,建设1所标准卫生所,实现群众“小病不出村”的目标。通过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群众念党情、感党恩,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同时,党小组抢抓苏区振兴发展机遇,牵头成立户主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形成推进土坯房改造“一组三会”模式,使党小组成为公共事业推进、管理的核心力量。在土坯房改造过程中,党员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旧房拆除、宅基地流转、矛盾纠纷调处、争取项目资金等方面身体力行,事事争先,起到了较好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共拆除土坯房91户237间,13000余平方米,规划一期建房66户,现已全部完工。

   合作社助群众发家致富

  “这是我们的养蜂基地,养出的蜂蜜原生态、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叶坪乡黄沙村,记者看到山上绿树丛中一个个蜂箱星罗棋布。黄沙村村民说,在专业合作社的帮助下,他们的蜂蜜还注册了品牌,销往省内外。

  据悉,叶坪乡黄沙村的村民在党支部和党小组的带领下,领办了东升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黄沙坑尾特种农产品合作社,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对全村土特产品进行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引导农户互助合作、抱团发展,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华屋种植毛竹1200亩,大棚蔬菜72亩,烟叶160亩,养蜂240箱,11户投资入股东升蛋鸡合作社,形成了山上种毛竹、田间地头种烟叶养蜜蜂、房前屋后养土鸡的产业发展格局。

  近年来,瑞金市注重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紧扣增加扶贫对象收入的核心目标,出台了支持油茶、脐橙、蔬菜、烟叶、养蜂、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的意见方案,并按照每个贫困村100万元、每户贫困户不少于1万元的标准,筹集了近3亿元产业扶贫资金,通过完善设施、技术培训、购置农机、土地流转以及与科研院所合作等,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和扶贫资金、山林、土地入股的经营模式,鼓励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致富产业,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