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根本是解决民生问题

26.05.2014  19:56
   

人民网海南视窗琼海5月26日电(记者李伟民)自从今年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琼海市认真落实贯彻中央、海南省委的部署和要求,市委常委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829个基层党组织、20000多名共产党员,以饱满热情和认真态度,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活动中。日前,就琼海在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明显成效,人民网记者采访了琼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坚同志。

记者:琼海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思路是怎样的?

刘坚: 2月17日,市委召开了全市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至目前全市829个党组织已全部完成动员部署,当前正在开展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查漏补短工作。

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琼海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同步预热,提前做好深入的思想发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二十条规定,“四风”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压缩“三公”经费、楼堂馆所建设和干部培训经费,全部用于农民增收、解决民生和城乡统筹发展。深入开展“庸懒散奢贪”问题整治,建立完善便民服务“四级”服务群众体系。召开市党政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主动承接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任务,努力做到思想认识上与省委保持高度一致,解决突出问题与第一批活动单位同步实施,落实整改任务要求不偏不减、不降低标准。

琼海结合前期一系列调查研究结果和学习借鉴第一批活动成功经验,在深入分析开展活动的重点、难点问题基础上,把聚焦“四风”解决“四风”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作为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同时围绕琼海提出的“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发展战略,提出在推进“打造全域5A级景区、特色风情小镇建设、国家农业公园建设”等十大特色任务过程中,解决农民增收难、惠民政策和资金不落实、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实际问题,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目标更具体、内容有深度、人民群众更满意。市直各单位和镇、彬村山华侨经济区相应遵循中央、省委和市委领导的讲话精神,立足实际,精心设计载体,制定了本单位活动实施方案。如,市财政局把反对“四风”转变作风与财政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从源头上严把“三公”经费支出关口,科学安排与管理涉农财政资金;嘉积镇制定了“知百村忧,解百村难,致百村富”的“三个百”为载体的活动方案;大路镇提出“五进农家”(即:学进农家、富进农家、暖进农家、美进农家、乐进农家)的活动载体;潭门镇以“我为农(渔民)办实事活动”作为实践特色。

记者:琼海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有哪些自主创新并借鉴了哪些先进经验?

刘坚:为更加有效地开展好琼海的教育实践活动,3月20日,琼海邀请省地税局有关同志介绍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注意准确领会精神实质。为帮助琼海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全面、准确、深刻领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本质、意义,3月21日,邀请省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彭京宜为全市领导干部作“谈谈党的群众路线”专题辅导;3月27日,市委书记符宣朝为全市380多名基层党支部书记作群众路线专题讲座。自觉学比先辈先进。为让党员、干部对照先辈先进找差距,激发传承革命精神,献身党和人民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邀请离休老干部、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何如伟为全市党员干部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组织全市干部观看影片《焦裕禄》、《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组织市直机会负责人参加王运梅、潘先英、卢业香等红色娘子老战士追思会、到红色娘子军园重温入党誓词、敬献花篮。讲求理论学习与解决问题相结合。3月6日,市委常委会把集中在会议室学习讨论的现场搬到琼海城镇化建设重点项目,到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进行实地调研,针对公园建设中的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等环境整治,草莓基地、莲藕基地、大棚瓜菜、农家乐等农旅融合发展的产业布局与培育,以及生态保护、惠农实效等工作落实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现场集体讨论,把有关问题的解决办法一一确定。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注重减少书本理论学习,增加生动事例说理。比如长坡镇针对农村党员文化知识不高、理论水平有限的实际,通过组织农村党员集体观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狠刹浪费之风”、“四风之害”、周经发先进事迹等专题电教片,由于没了生涩的书本学习,因而提高了农村党员学习的兴趣,达到了学习教育的效果。交流学习体会,加深理论理解。市纪委、石壁镇、大路镇等在组织集体学习中,采取一名同志领学主讲、一名同志交流体会、一名同志点评的“三个一”模式,要求事前围绕具体主题做好学习准备,促使先学一步、学深一步,既传导了学习的压力,又活跃了学习氛围。延长学习触手,不留学习死角。市人大、政协党组主动为所属老干支部离退休党员送必读学习资料上门,做到人手一册,并指定专人跟踪帮学。长坡、潭门、博鳌等镇针对流动党员不易组织集中学习的问题,采取邮寄《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和简明学习资料等方式组织流动党员学习,并发动流动党员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努力实现党员学习的全覆盖。至目前,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分别给426名流动党员和1832名离退休、年老体弱党员,采取邮寄及送学上门的方式累积发放学习资料9032份。结合工作实际,增加学习主题。市委组织部结合组织工作特点,增加“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加强组工干部党性修养”、“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突出组织工作实践特色,在推进田园城市建设中作表率”等四大学习主题;大路镇结合服务农民的特点,增加“‘五进农家’我怎么做”、“转变作风我带头”的主题讨论。

记者:您说过,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根本是解决民生难题。琼海市委把教育活动重点放在“听民意、暖民心”上是吧?

刘坚:不错。市委分别召开7个征求意见座谈会,认真听取各镇党政负责人、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村级党组织负责人、离退休老干部及市工商联、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市委书记带领市四套班子成员到嘉积、博鳌、潭门等项目一线走访、调研,听取投资方、建设方和当地群众意见建议。每名市委常委带领8-10个市直机关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集中三天左右时间,采取先集中在镇里召开座谈会,再分组下到不同的行政村、村小组走访群众的方式听取意见,这样既确保每个村(社区)、各行业部门、各类群体的意见都能被听取,又防止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一窝蜂、重复征求意见。目前,市领导干部下基层听取意见412人次,110多个机关单位深入全市204村(社区)和85个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等,走访群众24710多户,收集意见建议1574条。此外,还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开设意见箱、电子邮箱和热线电话等方式,收到党员群众提出的各类意见建议1206条。

各活动单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面对面听取基层群众意见。

——市城管理局在万泉河喷泉广场“设点摆摊”听取意见,参与市民达到300多人,收集到反映局领导班子、城市垃圾处理、便民服务摊点管理、道路景观绿化等方面的意见建议93条;

——市发改委选择群众关注度高、推进缓慢的10个政府投资项目,组织业主代表、施工单位参与讨论,听取对局班子作风和项目建设的意见建议;

——市民政局制定详细的走基层听取意见线路图,为每个班子成员划定听取意见片区,结合救灾救济、危房改造和农村养老等工作到镇、村听取群众意见;

——市卫生局领导班子成员到塔洋镇先亮村驻点听取意见,对群众提出的村卫生室没有值班医生问题,当场协调镇卫生院派医护人员轮流到该村卫生室坐诊;

——市委统战部坚持开门搞活动,主动邀请民主党派人士、非公经济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参与民主评议、群众观讨论等活动,广纳各方面意见建议。

据初步统计,各活动单位面向基层群众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700多场次,发放征求意见表20108份,共征求到意见建议8152条次。

随后,市委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对征求到的意见和问题进行梳理和会诊,共梳理出“四风”问题430个,并将这些问题台账下发给每一名常委和副市长,对照检查、对号入座、自我反省、立查立改。各活动单位把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汇总,梳理出“四风”问题并建立台账,目前110个镇以上活动单位已全部上报问题台账。

我们不断完善市、镇、片区、村四级便民服务体系,今年共接待群众1.5万余人次,代办各类事项1.7万余件,让老百姓基本不出村、不出镇就能够把想办的事情就地办好。依托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35个集农产品信息发布、网上交易为一体的农村商务网信息平台,累计发布农产品信息1120条,实现农产品网上交易3680多万元。投入550万元建设10个功能集中、具有琼海民居特色的村级组织办公场所,配套完善村(社区)文化室、篮球场、村卫生室等服务设施。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动、市处理”的模式方式,实现全市全部12个镇204个行政村2756个村小组的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新铺设自来水管网239公里,受益群众1.8万户、12万多人。投入资金1.5亿元,动工建设农村公路260公里。实施“公交车村村通工程”,覆盖博鳌、潭门、中原、长坡等镇27个行政村70个自然村公交线路已经开通,解决10余万群众出行难和乘车难问题。筹集资金128万余元,为全市中小学校、市职专具有注册学籍的71222名学生全部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切实解决学生平安管理难题。

琼海市各群众路线活动单位积极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市公安局推动服务窗口前移,组织“流动车管所”到博鳌、会山等镇零距离为农村群众办理车管业务,共核发机动车检验标志179辆,补录机动车驾驶人数据153人。市人口计生委精简办事程序,实施《结婚证》和《一孩生育服务证》“双证同发”,为农村群众解决“办证难”问题。市地税局主动协调解放军301医院,选派30多名知名专家医师到潭门镇进行义诊,为近千名渔民治疗海上作业常见疾病。市中医院采取开设便民门诊、流动体检车,到乡镇巡诊等措施,切实解决群众看病排队等候时间过长、基层医疗服务不足的问题。长坡镇把财务管理制度延伸到村组,探索建立“组财村管镇监督”的“三资”委托管理机制,杜绝村小组财务管理漏洞。塔洋镇举办农村剩余劳动力专场招聘会,组织本镇20家企业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增收。

记者:在整治“四风”方面,有哪些具体事例和做法?

刘坚:琼海市委常委会对学习教育中发现的问题、听取意见中群众反映的问题、第一批活动中延伸下来的问题,不等不拖,从一开始就改起来。

比如,在整治“四风”方面,抓住元旦、春节、清明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对全市各单位进行明察暗访,狠刹公款送贺卡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

——出台更为严格的“两个七点”集中存放公车规定,防止公车私用;

——出台《关于做好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的通知》,清理3家单位超标准使用办公用房;

——清理领导干部在国有企业兼职,免去由领导干部兼任的市城投公司、琼海宾馆经理职务;

——给予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的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原站长“双开”处分;

——对市文体局副局长符某违规使用公车等五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典型案件进行全市通报。

今年以来,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20件25人,涉案金额226.01万元。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方面,市委常委带头包案,通过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等方式,解决征地拆迁安置、房地产物业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潭门大桥建设缓慢、万泉河非法采沙、槟榔加工灶污染环境等13类28个问题;清理和规范惠农资金和涉农项目14个,查处伪劣农资伤农害农案件9起;整治教育乱收费,清退不合理收费16.7万元;整治医德医风,全市医疗机构医生拒收“红包”31人次、1.7万多元。在承接第一批活动整改任务方面,市委常委会带头制定《对接落实省委常委会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责任分工》,将责任事项细分为19大项,明确到市四套班子成员跟踪抓落实;市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任务的通知》,要求各活动单位主动与上级部门联系对接,目前已有12个单位完成整改任务21个。

将制度机制建设作为解决“四风”问题的治本之策,围绕服务群众建机制,建立健全四项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即市级领导干部联镇驻村包户制度、市直机关联百村进万家制度、教育卫生人才支持农村制度和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制度;围绕转变作风建机制,制定出台会议文件、出国出境、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和职务报销等制度12个,作为全市党员干部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