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美丽乡村建设模式获中央文明办认可

25.03.2015  18:13

      原标题:琼海总要去一次

      新型城镇化为50万百姓盖“幸福之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获中央文明办认可

      万泉镇特色建筑

      琼海以“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为发展战略,逐步推进“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三不一就”策略,在新型城镇化和建设美丽乡村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央文明办已把琼海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典型向全国推广。

      “‘三不一就’原则下的琼海城镇化,可以比喻为在琼海171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为琼海50万老百姓盖一间‘幸福之屋’。”琼海市委书记符宣朝说,打造这间幸福之屋,主要由特色小镇、农业公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旅游绿道系统这4根柱子来支撑。两年多来,在“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中政府投资5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有效激活内需,拉动社会投资超过50亿元,民间投资超过30亿元。

      据了解,中央文明办在《建设美丽乡村构建幸福家园——关于海南省琼海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中指出,琼海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路径和做法,对资源禀赋相似的海南各地具有普遍意义,对全国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相类似的农村也同样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值得学习推广。

      媒体看琼海

      田园城市守护乡愁

      万泉水乡河畔人家

      亮点:把万泉河的美丽与琼海传统民居文化进行融合,打造水乡特色小镇

      “水乡小镇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我们的收入也翻了番。”万泉镇墟超市老板陈兴起指着挂满红灯笼的街道,笑呵呵地对记者说,特色风情小镇改造后,人流、车流多了,每天来客络绎不绝,“都是陌生面孔,车牌也大都是外地的,外省的私家车更多,大家都是自驾游的,你要是早上和晚上来,都找不到位置停车。”

      据了解,2013年下半年以来,万泉镇建设完善镇墟地下排水排污管网、主街道人行道、路灯、万泉河农业公园文曲起步区基本路网、文曲河护堤、环保公厕,以及沿河精品漫步绿道生产生活设施和配套;同时,完成镇墟景观化改造,打造“万泉水乡、河畔人家”特色小镇,充分彰显独特的水乡风貌。色调鲜明的青砖白墙、红木门窗,透露着传统民居的古朴和优雅;花格挑檐、雕花窗棂、杨柳婆娑、水榭楼台,一幅风情万种的水乡画卷铺展于眼前,“凭栏拂轻柳,沐风忆乡愁”,令人流连忘返。

      如今,万泉水乡小镇的对外吸引力越来越大,观光游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2014年游客超过20万人次。镇墟新增商铺70余家,其中近80%是现代服务行业;商铺平均月租金由原来的500元涨至2000元,新增就业500多人。在特色城镇化建设辐射带动下,产业业态不断丰富,镇城经济稳步发展,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中原小镇南洋风情

      亮点:挖掘侨乡特色资源,突出南洋建筑风格,诠释别样“乡愁”

      2013年底以来,中原镇根据华侨比本地居民还多一倍的特点,充分融入南洋华侨的文化特色,凸显南洋特色风情,打造南洋小镇。提升交通设施、生活设施、休闲文化设施等镇墟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对镇墟主街、十八坡路段、博鳌火车站进出口路段景观靓化;在建筑上突出鲜明的南洋建筑风格,把南洋格调的桃红、橘黄、天蓝、翠绿等靓丽色彩修饰街道两旁居民骑楼,发展具有南洋特色的咖啡文化、饮食文化等,同时打造了石头村、大涌下村等具有南洋风情的特色美丽乡村,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南洋气息。

      中原南洋小镇的建设,提升了乡镇的品味,吸引了游客,拉动了民间投资,增加了消费,拓宽了就业创业空间。2014年镇墟报建面积4.3万平方米,比2013年增长150%;镇墟主街道中兴街现有商铺413家,比2013年新增商铺100多家,新增就业岗位500多个,解决了2518人的就业问题,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000多人。店铺租金从2013年的每月500到800元提高到现在的2500-3000元,增长了近4倍,城镇化建设为中原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有一种乡愁叫北仍

      亮点:挖掘当地历史和文化特色,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有一种乡愁叫北仍。乡愁是最说不清楚的,不能写只能品味,要你身临其境去体会才能明了。去年5月,北仍村在保护村庄原有生态和风貌基础上,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自然景观、挖掘传统民俗、扶持特色产业、创新管理模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

      8公里长的环村绿道和村巷小道,在北仍村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生产生活通道和骑行健身、休闲观光路网,将乡村、槟榔园、橡胶林、椰林、果园等串联,完整凸显乡村风貌。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新增的建筑或建在现有的空地上,或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建在树荫下,还补种本地珍贵树种和花卉,家家户户栽花种草。此外,错落有致地在村里办起北仍客厅、北仍书屋、庭院时光、草寮咖啡、岁月年轮、重教之家等一系列美丽乡村名片的小景点,供游人休闲度假、娱乐观光。同时,通过艺术造型把瓷器、石磨、犁具、竹笠、古玩等蕴含传统文化的元素展现村中不同场所,让人们在怡情中感受文化的熏陶。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北仍村不但文明、卫生、干净,而且处处渗透着乡村悠闲自在、田园气息,让人感受那一份乡村的恬静优雅和怡然放松,吸引了一大批市民和游客,该村农民办起了农家餐馆、家庭旅馆、农产品采摘体验等旅游项目,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去年9月份以来,该村接待游客7万多人次。

      一座核心价值广场

      亮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公园娱乐健身文化,丰富公园内涵

      万泉河核心价值广场依托万泉河公园而建,是集生态保护、景观欣赏、休闲旅游、健身娱乐、文化熏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场。建有万泉河水上人家、音乐喷泉广场、文化休闲广场、游艇码头、木栈道、影剧场、钓鱼台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完善休闲小站、风情会所以及酒吧街、咖啡屋、旅游咨询服务驿站等配套设施。现在,万泉河公园已经成为嘉积城区市民户外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

      在兼顾公园固有功能与文化传播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规划、有序对接,将核心价值观元素与公园整体风格和功能定位进行有机结合。万泉河核心价值广场,将每一个宣传核心价值的元素打造成为一个艺术品,核心价值观宣传与园林景观相得益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城市景观体验,成为市民和游客拍照的景点,让市民和游客在观赏园林景观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