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捕杀蚯蚓成产业引关注 海南农业部门称将干预

21.10.2014  12:39

      原标题:琼海捕杀蚯蚓成产业引关注海南农业部门称将干预

      新闻背景:近年来在海南多处农村地区,受利益驱使,很多村民把从农田,坡地里捕杀蚯蚓当成增加收入的额外“产业”。记者在琼海市长坡镇烟塘片区了解到,村民带上“地龙机”,一个上午就能从地里电出二三十斤蚯蚓。以每斤5元左右的价格卖给蚯蚓贩子,村民一上午就能赚一百多元。而据称一年下来,蚯蚓贩子能从烟塘片区收购几千吨的蚯蚓干货,收购的蚯蚓干货主要用于作中药药引。

      一村庄内,晾晒蚯蚓的加工点规模触目惊心。

      黄号村委会,一村民正在槟榔地里电蚯蚓

    据媒体日前报道,受利益驱使,捕杀蚯蚓在我省多处农村地区已形成“产业”,村民一年能用自制的“地龙机”电出上万吨蚯蚓。据专家介绍,这样大面积捕杀蚯蚓会严重影响该地区的土质,进而导致该地区农作物的减产。20日,南海网记者咨询了环境保护厅、农业厅、野生动物保护局等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均表示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可制止村民过度抓捕蚯蚓的行为。省农业厅执法处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向地方农业局落实情况后,农业厅会研究方案对此类行为进行干预。

      蚯蚓改良土壤是有益动物大量捕捉影响土壤

      近年来,在我省多处农村地区,受利益驱使,很多村民把到农田,坡地里捕杀蚯蚓当成增加收入的额外“产业”。据介绍,蚯蚓在土壤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帮助植物翻动土壤,增加土壤中的空气流动。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另一方面则有益于根系接触空气,吸收空气中有益物质和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从而促进植物的健康成长,增强自身抵御病害虫的能力。蚯蚓还可以分解掉人类生产的有机垃圾,使其变成无机物,供植物等利用。如是大面积捕杀蚯蚓,会严重影响该地区的土质,进而导致该地区农作物的减产。

      蚯蚓又称地龙是常用中药

      据报道,在琼海市长坡镇烟塘片区,村民用自制的“地龙机”,一个上午就能从地里电出二三十斤蚯蚓。蚯蚓贩子以每斤5元左右的价格向村民收购,据称,一年下来,蚯蚓贩子能从烟塘片区收购几千吨的蚯蚓干货,收购的蚯蚓干货主要用做中药药引。

      海南省中医院的王帮博医生说,在中医里,蚯蚓又称地龙。是一种常用中药。“地龙能够通经活络,在中药里较多用作引药。”王医生说。据查,地龙是一种常用中药,味咸,性寒,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等多种功效。

      相关部门:蚯蚓没上受保护的动植物名录会着手研究方案进行干预

      据了解,目前村民大量捕杀蚯蚓的行为,有关部门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以制止,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可循。

    20日就此问题咨询了海南省野生动物保护局、环境保护厅、农业厅等相关部门。

      海南省野生动物保护局的工作人员说,因为捕杀蚯蚓对林地也有影响,所以该局也比较关注这个问题,但是捕杀蚯蚓出售是近两年才兴起的,国家没有规定该由哪个部门来管理这件事,也没有出台具体的管理办法。

      “如果村民是在自然保护区内抓捕蚯蚓,那么该局就能根据相关法规制止他们。但若是在保护区外就没有办法了。”该名工作人员说:“抓捕蚯蚓的事情还涉及到农业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国家也没有明确规定该由哪个部门管理,可能还需要咨询一下农业或环保厅。”

      据海南省环保厅生态处的工作人员王先生介绍,按法律规定,受保护的动植物是有名录的,若有人捕杀名录上的动物,则可按照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处罚。但像蚯蚓这种并非濒危、珍稀动物,没被列入名录,就还没有相关法律保护。“对某种普通动物进行这种毁灭性地捕杀,肯定会造成生态破坏,这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所以这种行为是应该禁止的。”王先生说:“但普通动植物不是保护物种,所以现在还没有有效的手段可以制止这种行为,得等未来这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后才行。因为蚯蚓对耕种土壤影响较大,所以这方面的保护政策可能应该由农业部门来推动。”

      海南省农业厅执法处梁处长说,目前像抓捕蚯蚓、电鱼等这类对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但具体的法律条文现在还没有。梁处长表示,农业厅会马上向琼海当地的农业部门了解具体情况。待情况落实后,厅里会研究方案进行干预,引导农民不要这么做。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