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弘扬“公道”食俗文化 传播正能量

13.11.2014  10:35

  说到“讲公道话,办公道事”,相信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如果说吃公道或做公道,也许不少人就会不知所云,在琼海,就有一种传统特色食俗文化叫做“吃公道”,那什么是吃公道呢,下面记者就带大家去体验一下。

  在农耕风格浓郁的琼海多河公道文化馆里,游客们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饭桌上的美食,每人一份鸭肉、一个饭团、一份青菜、外加一碗汤,并且每个人的分量是平均分摊,在用餐的过程中没有碗筷,用手拿着便吃,而且用的餐具都是比较传统的竹编或者是土陶的 ,这就是独具琼海特色的“吃公道”食俗文化。

  琼海的“公道”文化,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那时的老百姓食物匮乏,生活较为艰苦,能吃饱饭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吃肉了,但人们却抵挡不住美味的诱惑,于是就想出一个办法,几个人合伙出钱买一只鸡、鸭或鹅,分着吃,解解馋。为保证每份分量均等,大 家会推举一个品性公正的人来主刀操持,这个人叫“公道头”,由他买回一只鸡、鸭或鹅宰杀煮熟好后进行分割,并做到公平、公正,公道。因此,民间把这种方式称为“做公道”和“吃公道”,一直延续传承至今。

  “吃公道”可以说是海南农村中历史悠久、最原始的AA制平民百姓餐饮模式,承载了一代人难以忘怀的“美味印象”和美好回忆。在经济发展、美食遍地的今天,从味道和质量方面说,其实“吃公道”早已不算什么美食,但它之所以还受到大众的喜爱,这么有吸引 力,关键不在于味道,而在于人们想通过“吃公道”来记住那一段艰苦的历史,来重温那段曾经的、苦中有甜的美好回忆。

  为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具有时代特色的“公道”文化,公道文化馆在让游客吃到正宗的“公道”的同时,还让游客亲手做“公道”,懂公道,弘扬传播琼海民风习俗中倡导公平、公正,公道的正能量。

  如今在琼海,“公道”饮食文化不断被更多的饭店和小吃店延续传承,成为琼海小饭店价格公平、份额充足、服务热情的一种饮食服务特色,甚至还传到了东南亚国家,成为海南乡土饮食文化中的一种特色文化,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