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剧戏班“沉浮录”:总在烟雨飘摇中 现状让人忧

24.06.2014  19:19

      原标题:琼剧戏班:沉浮总在烟雨飘摇中

      1953年,海口市新群星剧团部分演艺人员的合影。这是目前能够找到的最早的琼剧戏班旧照,图中有琼剧界早期的几位大腕———吴桂喜、郑长和、三升半、陈烈三(后排自右向左)。海南省琼剧院供图

      百年琼剧春秋

      道光十五年(1835),“琼城梨园班”应邀到越南西贡演出,开琼剧出国演出之先河。图为1985年海口市琼剧团赴泰国演出受到华侨热捧和侨领接见。海南日报记者陈怡翻拍

      海南省琼剧院二团新编琼剧《白兔记》剧照。海南日报记者陈德雄摄

      琼剧,在海南方志中被记载为“土戏”,这与其他地方毫无二致。

      受元代潮州剧戏班影响,琼剧戏班出现于明代中叶。

      “戏班”是过去的提法,也是民间延续至今的叫法,它其实就是“剧团”。有据可考的琼剧戏班是清代嘉庆年间成立的“琼城梨园班”,迄今约200年历史;最新的戏班恐怕是两年前,由新生代男旦云碧玉组建的“海南云碧玉琼剧团”。

      琼剧戏班的历史,从某个角度来看,其实折射了琼剧发展的历程,既有坎坷也有辉煌,既有高山也有低谷。

      在琼剧发展的漫漫长河上,一个个戏班犹如一叶叶扁舟,扬帆启程,顺流而下,经风雨历阳光,有些乘风破浪踏歌而行,有些帆楫难支黯然倒下……但是,“戏班之舟”总是在“时光河流”上不停地航行,或消失,或新生……

      最早的琼剧戏班明代出现

      据《海南岛志》载:“元代,海南已有手托木头班,来自潮州。明中叶,土人仿之,就有土戏。”这是有关海南戏班的最早记载。

      而有戏班名称、事迹可考的最早戏班社是清嘉庆年间(1796一1820)成立的“琼城梨园班”,其前身是天启至崇祯年间(1621一1644)入琼的福建漳州“老三春班”,他们初住于海口,一边演出,一边教徒,后来因旅演艰难,部分艺人返回家乡漳州,部分艺人留下落户海口、琼山、定安、澄迈等地。清嘉庆年间,他们重新集合一起,吸收本地木偶班艺人参加,更名为“琼城梨园班”,全班近百号人,艺员有白玉娃、金公仔、吴福光、林童、梁振玉等。清道光十五年(1835),该班应邀到越南西贡演出,带去的剧目有《琵琶记》、《白兔记》、《金印记》、《方世玉打擂》等,深受广大侨胞欢迎,首开了琼剧出国演出之先河。

      自“琼城梨园班”以后,海南岛各地成立的土戏班社数以百计,较有影响的有嘉乐班、泰昌班、琼顺班、福堂班、东安利班、联珠公司班、万年春班、色秀年班、琼汉年班、概顺连班等……

      据老艺人梁家樑、陈敬军讲述:海南早期戏曲班社一般都在农村生成,由资方出资经办,聘请艺人组班,班主由资方担任;也有由名生名旦与资方合资组建,邀请其他艺人入班,班主由资方和名优担任。一些是以名优命名的戏班,如“成桂班”、“歧彩班”、“长和班”等。按照海南各地俗例,“公期”都要“绑班”演戏,每年正月至七月,是戏班演戏旺季,称为“戏春”;十月至十二月,一般没有戏演,加上雨水频繁,称“雨水春”,戏班多要散班停演。旧时戏班多为班主制,班主在散班时选好“十大台柱”,即以正生、正旦为主,贴生、贴旦、梅香旦、须生、婆脚、杂脚为辅,加上掌板(鼓师)、首手(琴师)组成,并预付定金。其他次要艺员待来年再聘并议定演出薪金。

      早期戏曲班社演出设备相对简陋,演出场地要求不高,演出质量较为粗俗,故戏班也被称为“草台班”或“厚皮班”。但艺员体制齐全、分工明确,每个文武大班约有三四十人,有文戏佬倌、武戏佬倌、文牌(掌调)、武牌(掌板)、邀戏(开写脚本或提纲)、掌班(联络员)、账房、衣箱、杂箱、燃灯、厨房、夫杂(为班主和名伶佬倌抬轿子者)等司职人员,这些人员统归班主管理。

      至于戏班伶工的演出报酬,差别极为悬殊,名角演一晚大都有二十个光洋,甚至更多。班主组班前,预付的定金少则几百个光洋,多则一千个,有的还有股份,散班时还可以得到分红。一般演员和乐工报酬却很少,最低的只有一个光洋或一百余个铜板,班主管饭,菜要自己掏钱买。尽管演出薪金低薄,但为了养家糊口,他们在散班前还是求班主或名角收留,希望来年继续在班中演出。

      从旧戏班里过来的老艺人梁家樑说:“早期戏班乡下生乡下长,一年四季都是在乡下演出,艺人也都是农民出身,一卷铺盖就走南闯北,睡公庙祠堂,吃田头农家,演出认真却报酬微薄,但还是苦中有乐。”

上一页 | 1 2 3 4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