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谱写治贫新篇 勇闯富美新路
路越来越好走了,村庄越来越漂亮了,房子越来越亮堂了,百姓的口袋越来越鼓了……漫步在琼中各个黎村苗寨,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琼中农村的种种变化,只见一幅幅美丽乡愁画卷,在琼中大地慢慢浸染开来;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在琼中群众的身边次第展开。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琼中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总体发展思路,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一笔笔直接面向“三农”的资金投入,像润物无声的细雨,滋润着琼中黎族、苗族和汉族人民群众的心田,悄然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温暖着他们的心窝。
危房改造 圆了农民住房梦
“这照片是去年在老房子里拍的,光线太暗不好看;这是今年在楼房拍的,照片都看着亮堂了。”红毛镇合老村村民王才坐在家门前,翻看着相册。
今年年初,在政府资金帮扶下,他带着一家人搬出了老房,住进了两层楼的新房。
合老村党支部书记王才精说,合老村是琼中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村庄。2016年,琼中县委、县政府决定,采取集中安置方式,将该村44户165人“异地搬迁”至新安置村庄。政府统一修建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楼房,并配备了齐全的基础设施。从“脏乱差”的旧址搬迁到了现在“美亮全”的新屋,村民们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合老村仅仅是琼中实施危房改造工程的一个缩影。按照“政府引导、科学规划、管控风貌、打造特色”的原则,琼中以富美乡村、整村推进为载体,积极整合社会各类发展资金,改造指标三年滚动,在全县推进危房改造工作。
经调查摸底,琼中原有农村危房6735户,综合考虑资金等方面因素,计划2016至2018年三年期间,改造5000户农村危房,至2020年,全面消除农村危房。截至目前,琼中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4435户,年度开工率245%,竣工2396户。2016年以来,琼中危房改造已开工8254户,已竣工5402户。
乡村建设 村寨唱响“富美”山歌
“没有‘富美乡村’建设,就没有我们的新家。”大边村村民王万启一语道出了“富美乡村”建设给村民们带来的益处。
一排排低矮破败的土坯房,前墙掉土、后墙裂缝,遇上刮风下雨天,村民们个个愁苦不堪,这是琼中湾岭镇大边村3年前的真实写照。如今,走进村里,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的新房,雅致古朴的栈道,宽敞洁净的村道,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更是喜笑颜开。
从老旧危房、泥土村道、脏乱小村,到新楼林立、乡魂村韵、田园幽林……这是琼中在实施“富美乡村”建设工程的蜕变证明。
新寨村、什寒村、堑对村等“富美乡村”批次出现,如珍珠般散落在琼中起伏山峦的绿海中。这股“新风”也让黎族苗族古老建筑,重新焕发出了新活力。
基于国家的美丽乡村建设思路,2013年,琼中出台了建设“富美乡村”五年行动纲要和年度实施方案,按照“抓点、连线、成片”的工作方法,把扶贫专项、农村危房改造等涉农资金整合,集中用于创建农村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景观景点、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整合4.8亿元打造富美乡村112个,按照“政府引导、科学规划、管控风貌、打造特色”的原则,形成“一村一策、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特色村寨景观,充分挖掘每个村庄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将所有村庄建成集“富、美、趣、和”于一体,可游可憩、宜商宜居的富美新农村。
特色产业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橡胶树是父辈留下来的,胶价不好,没钱赚,但放弃又觉可惜,想到这些,我以前经常愁得睡不着。”红毛镇黎凑村脱贫户朱兴标说,为了改变家庭生活状况,2014年,在政府的扶持下,他在自家橡胶、槟榔等林地里种起了10亩益智。
“益智价格近年来一路走高,干果最高能卖到45元/斤,去年我家益智收入1万多元,再加上20箱蜜蜂产出的益智蜜,2016年年底我就脱贫了!”朱兴标说这话时,难掩的是摘掉“穷帽”的喜悦。
朱兴标家的变化,得益于琼中发展“林下经济”的新思路,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引导村民在林下种植益智和养蜂。
地处生态保护核心区的琼中,是一个“九分山半分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民族自治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如何让贫困山区的广大贫困户脱贫奔小康?近年来,琼中查找“贫根”,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牵紧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脱贫工程。引导农户激发内生动力,走短平快、中长期相结合的产业化扶贫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桑蚕、稻鱼共生、养鸡、养鹅、养蜂、养羊、养牛、益智、油茶等九类特色产业。
琼中在每个自然村、每个乡镇分别建立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县级产业扶贫基地,推行“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种养大户)+基地+贫困户”四种产业扶贫模式,实现自然村和贫困户“两个全覆盖”。琼中众多贫困村寨纷纷在产业扶贫“四种模式九产支撑”的政策暖风下,迎来了发展生机。
琼中率先实施农村“三变”改革,按贫困户人均3000元左右的标准,引导贫困户将扶贫资金或种苗折算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保底分红+经营分红”方式,深化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一改原先产业“散、弱、小”局面。截至目前,琼中共建成234个产业扶贫基地,带动5212户贫困户实现了“抱团”发展。
2016年以来,琼中整合投入资金1.5亿元,实施农业特色产业项目186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63家、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1100名。
琼中堑对村:富美乡村迎客来
远处青山绵延,脚下河水淙淙,鲜花装扮下的凉亭伫立在河边,槟榔林下山鸡闲适地啄吃着小虫,宛如桃源仙境一般。这是琼中和平镇堑对村的真实场景。可是在三年前,这样优美的词句绝对不会用在堑对村。
“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大雨困村中,进出靠划船。”这是以前村里写照,并成了村党支部书记王大标的顺口溜。
2016年,堑对村成为琼中贫困村整村推进的村庄和“富美乡村”创建点。琼中先后整合省委办公厅、县委农办等其他方面资金约500多万元,创建坡村、万道村两个自然村“富美乡村”示范点,完成“槟榔湖”、“羊溪”、“益智园”等休闲农业观光景点建设。
昔日,一座长达百米的“漫水桥”是堑对村村民通往和平镇镇墟的唯一路径。“暴雨一来,乘坡河水位上涨,我们村就与世隔绝了。”堑对村脱贫户欧玉娇说,建一座大桥,是祖祖辈辈山里人的愿望。
2016年初,在省委办公厅和县委县政府的推动下,“一桥一路”工程浮出水面,和平大桥开工建设,工程总造价1130万元,全长193.04米,桥面宽9.5米。如今,这座大桥已建成通车,不仅方便了村民,更是架起了一条“乡村旅游”富民路。
如今的堑对村,留给外界最深刻的印象便是那句“春夏的草原,秋冬的海”。
处在万泉河河头的堑对村,每到秋冬季节,南队、北队村小组一排排村舍前的绿地就会变成一条蜿蜒流淌的河流。这一涨一泄的河水,也成了当地打造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
根据这一特色,政府引导村集体和群众整合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成立了“万泉石臼”乡村旅游合作社。
“春夏季节,就在前面的地上种上花生和玉米;秋冬季节,涨水了,就去捕鱼。无论哪个季节,游客来都有得玩。”在政府引导下第一家开起民宿的主人刘家标说,现在不再为村前的“水漫金山”而犯愁了。
目前,堑对村已改造建成民宿15间,发展农家乐2家。未来,该村还将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继续建设咖啡馆、客栈、农家集市、水上观光等旅游业态,形成完备的旅游接待链条。
堑对村宛如蜕变的多彩蝴蝶,正一层层地褪去“偏僻”、“贫困”的陈旧外衣,换上了“水乡黎家”、“富美乡村”的全域旅游新衣。
(本版策划/洪宝光 秦海灵 文/陈欢欢 秦海灵 洪宝光 图/陈元才 朱德权)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