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紧抓教育头号工程 3年投入近15亿元

11.03.2015  18:12

      原标题:琼中紧抓教育头号工程,3年投入近15亿元,大幅提升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

      一切为了孩子的笑脸

      “我上小学时就盼着上个好中学,想不到梦想成真!”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民族思源实验学校初三年级黎族贫困生李叶说,她的小学是在校舍破旧的中平小学读的,如今终于圆了自己的梦。

      琼中民族思源实验学校是2012年投资8196万元新建的,由9所偏远山区学校合并而成,仅两年多就被破格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校长张兴虎今天对记者说:“1170名在校生,97.7%是偏远贫困山区的黎苗孩子。以这样的生源,短时间实现跨越式发展,很不容易。”

      琼中民族思源实验学校就是全县教育大变化的缩影。

      贫困县办富教育。琼中从贫弱的财政中挤出钱加大教育投入,近3年,教育总投入近15亿元,实现教育大跨步发展。

      “从某种程度说,琼中的贫穷落后,其根源主要是教育落后。”县委书记孙喆感慨地说,琼中要尽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牢牢把握教育这个根本,紧紧扭住智力扶贫这个突破口,抓好教育这个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的头号工程,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投巨资让孩子们读好书

      琼中把教育当作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扶贫工程。县长王琼龙告诉记者:“近年来县政府再困难都没有减少对教育的投入,全面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增加优质学位,让全县适龄孩子都能上好学、读好书。”

      贫困县加大投入办出好教育。2012年至2014年,琼中累计投入教育资金近13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20%。这3年,琼中实现中招考试综合评价指数全省排名“三连跳”,从2011年全省排名第17位提升到2014年的第9位,3年共提升8个位次,提升幅度全省第一。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根据教育实际,琼中先后出台《琼中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3—2018)》等4个规划,科学调整学校布局,为教育快速发展扫清障碍。琼中2009年以来接管了境内农垦中小学校14所,学生7000多人,全县办学力量分散、管理不善、质量不高的问题凸显。2012年开始,琼中按照教育规划撤并10所布局不合理的学校,新增和提升中小学优质学位7100个。

      建设现代化学校,让贫困山区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琼中投资1.29亿元,新建思源实验学校和民族思源实验学校等移民学校。目前两所移民学校在校生3187人,其中来自偏远山区的贫困学生达2673人,占83.9%。县财政投入1.2亿元,提供更多高中优质学位满足贫困学子求学需求。新建琼中中学高中部校舍3.8万平方米,可容纳4200名高中生上课、食宿。

      任教20年的琼中中学高三历史老师吉舒说:“2012年,学校新建3栋5层教学楼,新教室安装现代化教学设备和监控。新建2栋4层学生公寓,设备一应俱全。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抓课改教育质量大提升

      毋庸讳言,琼中教育事业曾长期滞后,百姓一度对教育发展信心不足,生源外流严重。分管教育的常务副县长林谟谐说:“近年我们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大幅提升教育质量,让贫困山区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高效课堂改革大幅提升教育质量。县教育局局长兼琼中思源实验学校校长傅永东率先开展课改,创新推出“八引七环教学法”。新课改使得琼中思源实验学校教学质量快速提高,中招考试综合评价指数连续5年位居全省思源学校之首。

      农村薄弱学校改建和深化课改后,成为学生和家长喜爱的现代化学校。乌石学校是琼中思源实验学校的帮扶对象,思源实验学校派出优秀教师到乌石学校推动、帮扶课改,让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展示,孩子们学得很带劲。

      九年级(3)班学生佘国锋说:“学校把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分成若干个小组,经常开展小组竞赛活动,课堂气氛很活跃。以前都是老师讲,现在是我们争着讲,既锻炼思维与口才,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课改使学生成绩迅速提高,更多贫困学生升入省重点高中,同时也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乌石学校教师刘军勇说:“课改充分释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所以老师们必须抓紧充电。”

      创特色黎苗文化进校园

      “哎甘苞,哎甘苞,嘛哎甘苞嘛刀农……”课余时间,走进琼中任何一所中小学校,总能听到黎苗歌曲,看到师生翩翩起舞,朝气蓬勃的校园气息扑面而来。这是琼中“三进校园”活动开展后,全县中小学出现的新气象。

      2013年6月,琼中启动民歌、民舞、民服“三进校园”试点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县中小学普及黎苗文化,逐步实现校园“人人会唱民歌、能跳民舞、喜穿民服”的目标。去年8月,琼中联手省文联共同策划,提出“让每一个从琼中出去的青少年学生都能成为黎苗文化的传播者或传承人”的新目标,打造民族文化教育品牌。现今,“三进校园”活动已覆盖全县43所中小学校,纳入常规教学。

      依托“三进校园”活动,琼中打造“一校一品”艺术教育。县一小开设富有黎苗特色的校本课程《乡情》,校长林朝阳说,《乡情》以“知我家乡、爱我家乡”为情感主线,设计“我是小小琼中人,我是快乐的小导游,我是黎苗歌舞小精灵”等7个课程板块,学生们都很喜欢这种和自己生活很贴近的课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