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 用青春为农民输送“资金血液”
琼中的小额信贷员数年如一日奔忙于田间地头——
用青春为农民输送“资金血液”
编者按:近年来,我省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奋力拼博,攻坚克难,勇于创新,为海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涌现出很多优秀典型和先进人物,一批单位和个人近日获得海南省五一劳动奖状、海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海南省工人先锋号。为了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继续积极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舆论氛围,本报今起推出“新时代楷模”专栏,报道部分先进单位和个人的事迹。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王培琳 特约记者 黎大辉
6年前,海南省农信社的小额信贷技术员起始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从几十人发展到今天500多人的大学生小额信贷技术员群体,构建了一张全省乡镇全覆盖的小额信贷服务网络,用青春为农民输送“资金血液”。
琼中小额信贷部经理凌国强告诉记者,琼中小额信贷至今累计给全县8161户农户发放贷款2.18亿元。今年,琼中小额信贷总部获评海南省工人先锋号。此前,琼中小额信贷技术员集体先后当选海南省“五四”青年奖章集体,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1人、中国银监会优秀个人5人,小额信贷总部党总支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7月初,记者在琼中,采访数名小额信贷技术员,采撷他们在乡间焕发的青春风采。
“幸福是农民对你的需要”
湾岭小额信贷分支经理郭光辉2009年3月进入琼中小额信贷部时,海南的小额信贷刚刚起步。迄今6年来,他服务农户450户,共发放小额贷款600多万元。
郭光辉目前负责湾岭、黎母山和阳江一带小额信贷,工作日住在黎母山信用社网点,周末才能回营根的家中陪伴3岁的儿子。
“黑黝黝的脸庞是我们小额信贷人员的标志。”郭光辉幽默笑道,“不晒太阳是没法工作的。”6年来,他跑遍了琼中红毛镇、什运乡、黎母山镇的所有村庄,鹦哥岭爬过了好几遍,雷雨闪电、虫蚁蛇兽也都遇见不少,被淋个落汤鸡是常事。
7月6日,记者见到郭光辉时,他手里一直拿着一本厚厚的被水浸泡过的笔记本。他不好意思地笑道:“这个本子可是我的宝藏啊,你看,握岱村的黄龙贷款过两次,他是养鹅贷款。红毛镇的王兰也贷过两次,她是养猪贷款……”本子里密密麻麻的全是农民的资料信息。
“每个小额信贷技术员为一家农户做成一次贷款,跑5趟是再正常不过的。”郭光辉坐正身体,继续说道:“这份工作最让人觉得幸福的就是农民对你的需要。”
“成就是农民贷款后的笑脸”
90后女孩李俊慧来自海口,她去年8月加入琼中小额信贷技术员团队。不到一年,她发放了96笔小额贷款,共计200多万元。
7月6日早上7点半,李俊慧从农信社的乡镇网点宿舍出发下村了。她首先来到了黎母山大木坡留村,向村民宣传讲解小额信贷,10点钟她又赶到新林村,山路难绕,不太远的路程用了40分钟。“今天碰巧这个同事有车,可以轻松一点,平时都是坐摩托车或者在路边等中巴车。”她说,很辛苦,但每次看到放款成功后农民的笑脸,就觉得很有成就感。
“两周前,到山心田村做宣传,晚上6点多才出山,山里天黑得快,我竟然迷路了,摔伤了右腿,后来走到一个熟识的农民家里,才被送出山。”李俊慧说,长期跟农民打交道,对他们就越有感情,就越想让他们早一天拿到贷款。
新林村村民陆爱珍家准备盖新房,申请之后,批准放款3万元。“这些年轻人很辛苦,有时候中午跑到一两点钟还吃不上饭,他们连一口水都不喝我们的,真是很感激他们。”提起这些年轻的信贷员,陆爱珍赞不绝口。(本报营根7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