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推进危房改造建设富美乡村

30.07.2017  08:34

结合传统村落保护、乡村旅游发展,琼中推进危房改造,建设富美乡村
大山深处千户农家建新房

  本报营根7月29日电 (记者杜颖 郭畅)距马翁岭、行道败、南竹岭三座山岭不远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上安乡南万村什黑村民小组,是我省中部山区的一个村庄。7月28日,村中黎族老阿叔王兴利热情地唱起了小曲迎接客人,他唱道:“钱袋不够政策够,整村推进项目多,乡亲喜圆新房梦……

  什黑村位于大山深处,是一个黎族村落,全村共有21户人家。今年年初,什黑村整村推进工程开建。目前,工程已经竣工,村民们陆续搬进了新家。截至今年7月,琼中共有10个乡镇近百个村庄实现整村推进同步建设,包括什黑村民在内的1400多户黎族苗族乡亲都将告别危房住上新房。

  “过去,这里是一片荒地,随处可见的是家畜粪便。”坐在村口,王兴利说,县里整村推进规划方案敲定后,村里很快动工,除房屋重新建成黎家传统特色住房之外,荒草丛生的公共用地也建起了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小凉亭。房前屋后的挡土墙用创意墙绘进行了改造,一幅幅黎家人生活劳作的场景呈现在人们眼前。

  “去我家看看,如果没有整村推进好政策,我们一家8口人还蜗居在漏雨的破旧危房里。”什黑村贫困户王兴深说,建起这座宽敞的平房,政府补贴了6万块钱,剩下的3万块钱靠的是小额贷款,政府3年全贴息。

  房子承载的是一家人的幸福和希望。琼中的危房改造与其他地区危改有着较大的区别,整村推进的不光是房屋,还有整个乡村环境的富美化,哪怕再小的乡村,都按照设计院设计的详细图纸进行改造。设计的不仅仅是村民住房,还包括村路、村庄旅游化设施、景观小品等,甚至为农民规划好了未来村庄赖以增收的路径,破解了“房屋是房屋、村子是村子”的分割化问题,也规避了村庄“第一次建设、第二次再改造”的尴尬现象。

  比如营根镇朝参村,在县委的引导下,设计方在开工前就精准定位该村是“攀登朝拜黎母山的第一旅游驿站”,保留古朴而充满原生态的村庄风貌,在危房改造的同时,将旅游元素注入村庄。

  “在海南推进‘百镇千村’建设背景下,琼中农村危房改造特别之处,就是要将危房改造、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乡村旅游三者紧紧地结合起来,建设出有特色风貌、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美丽宜居黎村苗寨,危房改造与美丽乡村建设‘合二为一’,避免重复建设。”琼中县委书记孙喆表示。

  值得一提的,琼中在危房改造工程中,坚持对新建房屋进行风貌管控,将黎族苗族文化元素融入房屋建设,凸显民俗特色,力求将整个琼中打造成为具有黎族苗族风情的全域景区。同时,琼中在房屋建设的政策上也进行了系列探索:率先在全省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 通过农房抵押贷款,将农村固定资产转化为流动资金;又比如,采取“小额信贷(政府贴息)+农户自筹+危房改造资金”模式,最大限度减轻农户建房资金压力。2017年以来,琼中全县900多户农民申请农房抵押贷款,贷款金额4026万元。贫困户危房改造开工1413户,开工率达84.7%,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