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县创新乡村治污PPP模式呵护绿水青山 一盆脏水的绿色旅行

28.08.2017  13:46

洗完菜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水央村村民王强将一盆脏水倒进了自家院子里的排水池。“这盆脏水最终会变成清水,通过200米外的一条小河沟流入田地。过去,这条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要捏着鼻子、穿着雨鞋小跑过去。去年底,村里建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彻底变了样。”王强说。

王强所说的“人工湿地”,是海南省首个县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捆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项目。项目落户琼中后,通过模式创新,探索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项目资金缺乏、收益率低以及可持续等问题。

王强泼出去的一盆脏水,是怎样被“洗净”的呢?项目负责人王钟灵介绍,他们在村民各家后院的水泥地下安装了一个无动力高效一体化净化槽,净化槽将污水以户收集,经过初步处理,然后汇入总管道。

王强家门前的小花园,种满了美人蕉、菖蒲等植物,而在地下,污水开启了一段“绿色旅行”。污水通过曝气池、快滤田、人工湿地,最后经过湿地下面的大鹅卵石、大活性炭、小活性炭、小碎石4层处理,最终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水央村全自动控制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每天可处理10吨污水,能保证村内居民日常污水100%处理。”王钟灵说,事实上,污水处理系统还常常“吃不饱”。

不仅仅是水央村,通过PPP模式,琼中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县建设14个乡镇及农场污水处理工程、544个富美乡村污水处理工程。目前,琼中已建成142个富美乡村污水处理工程,年内将实现250个富美乡村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目标。

琼中县将污水处理和自来水供给打包运营,设计完善项目模式,试图实现“居民+市场(企业)+政府”共赢的初衷。采用PPP模式,不仅是为了解决公共部门的财政紧张,更重要的是借助社会资本的专业和创新,来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王强和琼中山区的老百姓,可能都不懂PPP模式是什么,但群众看到了科技带来的新变化,看到了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也看到了政府守护绿水青山的智慧和决心。

 

 

摘自《海南日报》2017.8.28 郭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