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公司同风雨共患难 张玉珠讲述20年安利文化情

17.12.2014  18:37

安利大中华人力资源副总裁张玉珠接受记者采访.jpg

  中新网海南频道12月17日电(叶霖嘉)“我和公司之间存在一种坦诚、信任的关系。也许这就是我不知不觉在安利20年,却没有想过跳槽的原因吧。”安利大中华人力资源副总裁张玉珠女士在参加三亚·财经国际论坛期间接受采访,与记者分享她20年的安利文化情。

   相互信任 共度难关

  在加入安利之前,张玉珠就职过三家企业,工作时间三、五年不等。“安利跟我以往工作的地方不一样,员工与公司之间有着互相信任的关系。

  据张玉珠介绍,安利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如坐过山车。进驻中国内陆市场起初发展较快,1998年遇到发展瓶颈进入低谷,随后再逐渐攀升,如今已进入相对平稳时期。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张玉珠在公司的每个发展阶段中都有不同的经历,这让她个人获得了很多成长。

  “1998年安利公司发展转型走进低迷期,一些员工选择离开。当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总监,我选择信任公司,决定留下来。再让员工了解公司情况,认清当时发展形势,说服他们也留下来支持公司发展。”最终张玉珠以“高层总监的流动率基本是零”的漂亮成绩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安利公司日后的转型发展留住了人才。“公司对我的信任让我有一种主人翁的使命感。当时的想法就是:就算要离开,我也绝对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回忆起与公司、与同事风雨同行的日子,张玉珠侃侃而谈。

   人文关怀 人才回流

  跳槽已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时尚,人才流失容易影响公司的发展。对此,张玉珠以平常心看待,认为“公司有人员流动不一定是坏事”。

  “安利注重对每位员工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离开岗位,下面的员工就可以接上,这对业务没有大的影响。而离开的同事有了更好的发展去向,等于是我们为社会培养了人才,我们也会祝福他。

  安利始终主张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温暖,这也让安利留住人才甚至赢得了人才的回流。张玉珠说,曾有员工想出去闯一闯选择离职,工作一个月后收到安利公司人事部门的问候短信惊讶不已。“他没想到走了还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心里暖暖的。”在聊天中,离职同事表示在新的工作环境中并不开心,想重新回到安利工作。对此,张玉珠自信地说,“我们没有用工资吸引他,他回到原来的岗位,还拿原来的薪水。是我们的人文关怀使他在比较之后,依然选择了安利。这种回归是对安利公司人文关怀文化的一种肯定。

   尊重创新 鼓励沟通

  目前,安利公司83%的员工是80、90后,这也给张玉珠的人事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公司里各部门年轻人之间沟通喜欢用网络流行语言,曾有这种语言书写的通告遭到总裁质疑,张玉珠笑着答道“公司里我们这一代人只占3.5%,不明白的人也只有我们这3.5%啦。

  张玉珠说,安利一直鼓励员工创新,如果新语言是公司大部分年轻人喜欢看的,又不影响信息传递,自己即便看不懂,也会放手让他们去做。“这是对公司员工创新的一种鼓励,更是一种尊重。

  在安利人事管理的工作中,张玉珠还主张多沟通、多交流。 “每位员工都需要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我非常能理解”,张玉珠如是说。一方面,公司会鼓励员工透过内部应聘、轮岗等方式,获得更大的成长。张玉珠早10年前首先提出工作岗位轮调机制,“这种人才的横向交流,可以为很多员工创造成长空间”。另一方面,公司跨部门合作的项目也为员工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做人事管理工作,要主动地多与员工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安利重视人的体验,不仅适用于我们的伙伴,也适用于我们的每一位员工。

  信任、关怀、尊重、沟通,张玉珠用20年的职场工作经历诠释了安利的文化主张,同时也身体力行地演绎着安利文化。用文化培养人才,用文化留住人才。这就是张玉珠始终坚守的“安利文化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