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军演”政治外交意义大于军事意义

25.06.2014  16:30

  中新网6月25日电 26日,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环太平洋军演(“环太军演”)将正式拉开帷幕,首次参演的中国派出4艘舰艇组成的编队前往夏威夷,规模仅次于东道主美国。香港《南华早报》中文网近日发文称,此次“环太军演”政治外交意义大于军事意义。

  文章称,美日等国欢迎中国参与“环太军演”并非虚情假意,日本海上幕僚长河野克俊的一句话非常耐人寻味——“虽然与中国的双边关系没有进展,但非常欢迎中国加入多边框架”。可见“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也表明,从来没有纯粹的军事行为,军事是政治外交的工具,是政治与外交最明确的表达、也是最终的表达。

  文章认为,美日不想排斥中国,希望未来同中国合作,也不会因东海和南海问题与中国彻底翻脸,某种程度上已经认可了崛起的中国——睡狮已经醒来。当然,也是无可奈何地接纳。冷战的历史经验使西方国家意识到排斥“异己”,事情往往变得更糟糕,合作能够改造“异己”,这已经成为美日等国对华战略的重要原则之一,所以尽管有东海、南海问题上的激烈矛盾,但并不影响在其它能够协作的具体领域进行合作,于是就有了邀请中国海军参与“环太军演”的举措,以后类似活动还会出现。

  文章指出,亚太前景莫测,缺乏信任的双方除了要加强互信外,毋庸讳言,也相互需要提防,提防需要了解、摸底、就像甲午战争前,中日海军交往频繁。当然,相信主观上谁也不愿在军事交往之后就是交战。

  文章称,对于美日和中国来说,此次“环太军演”政治外交意义大于军事意义,从东海防控识别区到香格里拉会议,一轮接一轮地争吵不休,现在双方举行联合军演似乎都不约而同地表明了改善关系的善意甚至诚意。这也是向世界表明和平诚意的机会,聪明的国家决不会放过。

  文章表示,太平洋地区安全危机是结构性矛盾所致,所以也不要指望一次各国海军联合军演就会改变这种长期形成的结构,争论还会持续,冲突还会发生,合作也会照样进行。总之,吵架归吵架,合作归合作,就是不打架,这样一种行为方式或许是通往持久和平前的历史过渡形式,而各方只要在这一模式里“随心所欲不逾矩”就行。


相关报道:美日借“环太军演”缓和与中国关系
                    日网民:环太军演会变成开战误击沉中国军舰吗?
                    环太军演:中方不参与实战课目 规模仅次美国(图)
                    美称23国2.5万军人将参加环太军演 中国首次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