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无限 咱们村官有力量(27):王紫轩 从“外来妹”到“新闺女”

21.11.2015  21:25

海南网台消息(海南新闻联播):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部、鹦哥岭脚下,有一个黎族老村——南平村。这里地理位置偏远,村民生活单一,每天就是上上山、下下田。然而,三年前,村里认了一位“新闺女”——大学生村官王紫轩,她教村民跳舞,以文艺丰富村民精神生活,进而挖掘黎锦文化,做大黎锦产业,打造民俗旅游,让平静的小山村热闹起来,充满活力。

全村老少齐上舞蹈课,每天,这是南平村最热闹的时候。

同期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文化站  办事员  王进明

(这个舞蹈是我们黎族原生态的一个跳锣舞  也就是寓意招财进宝  这是黎族一支代表性的舞蹈是吗?对  怎么来到南平村教大家跳舞呢?是村委会的王紫轩叫我过来的  她在那边)

同期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南平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王紫轩

(是你叫老师过来教大家跳舞的?对  王老师  王老师是我们这里最有名的舞蹈老师  就把他请来了)

王紫轩,这个20出头的小姑娘,地道的东北人,三年前从海南大学毕业后来到南平村当村官。她至今仍清楚的记得,刚到村里,原本以为会见到一个极具民俗风情的黎族村落,没想到这里与她的想象相差甚远。

同期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南平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王紫轩

(这边的人怎么不穿少数民族的衣服啊  电视里看到黎族服饰那么漂亮  他们怎么不穿  后来几次村里面调研摸底的时候  发现他们连黎苗歌曲唱的都少  尤其是跳舞更不会跳  那当时你的心里萌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想法?我就想  这么好的文化一定要让他们保存下去)

王紫轩还了解到,跳锣舞虽然是黎族的传统舞蹈,但南平村的村民从没接触到这种舞蹈,这让她更为忧心。2013年,随着新农村基础文化建设的推进,南平村建起了乡村大舞台。不过,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乡村大舞台显得孤寂冷清。王紫轩暗下决心,将南平村打造成"民俗文化村"。

同期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南平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王紫轩

(开始的时候  我一个一个去说的时候  他们也说没有时间  没有空  有些人不愿意跳  有些人是家里的老公反对  说去跳舞不干工  我说不是的  晚上跳舞  不影响干工)

王紫轩意识到,传承民族文化,硬件到位了还不够,关键还得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她突然想起,海南大学每年都要进行暑期社会调研,她马上联系了自己的老师,邀请调研团队到村里宣传黎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

  同期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南平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王紫轩

(黎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这样一个课题  我说这个课题最好到我们村来做  挨家挨户的宣传一下  对黎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他们讲的比我更接地气一些  效果特别好)

填调查问卷、一对一交流,王紫轩和调研团队的良苦用心,很快起了作用。村民们开始主动找王紫轩,称想学黎族舞蹈。

同期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南平村  村民

(会跳什么  自己民族的服装舞蹈都跑了  越走越没了  现在要马上来学  学起来传承下去是吧?  是啊  传统啊)

同期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南平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王紫轩

(我说  一定要组织一个文艺队出来  游客来了给人家跳黎苗歌曲也可以赚钱啊  又可以保护文化)

由谁来教大伙跳舞呢?王紫轩开始四处打听舞蹈能人,打听到了就上门请他们来村里传授舞技。就这样,舞蹈一支支学下来,逢年过节,乡亲们在乡村大舞台上举办晚会,南平村舞蹈队也渐渐有了名气。

当然,要想建设"民俗文化村",只有舞蹈队可不行,王紫轩又想到了传承黎族文化的另一个载体——黎锦。但是,南平村里会织锦的人都上了年纪,后继者不多,即使是会织的人,掌握的黎锦编织技术既不保古,也不创新,很难形成特色和竞争力。所以,王紫轩又开始请来专业织锦达人,来给村民们指导新技术。

现场声:(有很多花纹  学习新的花纹  这是原来的方法  这是现在改进过的  对  她带人过来教我们  这个方便一点  原来那个很麻烦的  手法更先进一点是不  对)

织锦工艺繁琐,需要极强的耐心,为了让村民们坚持下来,王紫轩也加入了织锦的队伍中,工作之余,她与村民们席地而坐,手中棉线穿梭,嘴里聊着家常,就像一家人一样。村民们都管她叫“新闺女”。

现场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南平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王紫轩

(坐久了腰痛是不  我给你捶腰  你教我织锦啊)

现场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南平村  村民

(哎呀  脚麻了是吧  站一会再走  不着急走  痛了跳舞  跳舞  哈哈哈)

一幅上乘的黎锦,可以卖出上万的价格,现在织锦已成了南平村村民一个新的收入来源。大家农忙之外,跳跳舞、织织锦,民族文化在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传承。另外,为了让村民汲取更多的知识,农家书屋建成后,王紫轩还请人来村里,将图书进行分类检索,方便村民选读。

同期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南平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王紫轩

(上次中宣部副部长过来觉得我们农家书屋做得特别好  比如说农民想了解下怎么养猪  搜索一下猪  就会出来十几本书  如果我们在文化这方面  多给他们做出一点事情来  他们还是很高兴的)

如今,南平村就像一幅青绿其外、人文其里的写意田园山水画,生机勃勃,村民们与“新闺女”王紫轩一起,继续为打造“民俗文化村”而努力着。

村民给王紫轩穿黎族服饰现场:(这套衣服是她女儿出嫁时给做的  她都给你穿啦?她好啊  就当做我女儿一样啊)

同期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南平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王紫轩

(他们都把我当闺女看  我觉得我就是这个村的人了  当时我转正考核的时候  村里人都问我你转正了是不是要走了  我说我不走  我不会放弃我们村  这就跟我家一样)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的推进,海南已初步建成具有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度假功能的村庄60多个。目前,我省正不断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预计到2020年建成55个特色风情小镇,500个特色风情村,让传统特色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

 

(视频编辑:潘家仑    文字编辑: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