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住乡愁”之“幸福家园”:特色产业支撑 吸纳本地农民就业增收致富
26.12.2014 01:38
本文来源: 蓝网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把推进新型城镇化、高水平打造一批特色风情小镇,作为积极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的一招重棋。而要实现城镇化建设的诉求,吸纳本地农民就业、改善居民生活,丰富旅游产品,吸引外来消费,这些都离不开特色产业来支撑。
同期声:记者 赵一铭
(海棠湾规划区共计划打造10大风情小镇,2012年首先启动林旺南、林旺北、龙江等五个风情小镇的建设,通过对农村进行改造,打造特色风情休闲度假社区,发展特色产业。)
海棠湾林旺南风情小镇居民黎启军原是江林村村民,之前一家七八口人挤在三间小瓦房,2012年林旺南风情小镇建设启动后,黎启军家置换了三层小楼,不仅住得宽敞了,利用新房做民宿还为他们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同期声:三亚海棠湾林旺南风情小镇居民 黎启军
[在这里 今年有几间房都已经给人家租出去了,现在我们家房间也特别多,今年也有好多农户也想要租一点出去,(生活)现在过得特别好。]
2013年1月,海棠湾创新提出了海棠之旅民宿在线服务平台项目,通过将风情小镇闲置房源开发成线下实体民宿客栈,形成产业示范,让村民的安置房产发挥、创造剩余价值,从海棠湾旅游的大发展中受益。
同期声:记者 徐小云
(从三亚的海棠湾到海口观澜湖,两地产业特色各有不同,但是通过城镇化发展带给我们的幸福感却十分相似,我脚下的这片土地在过去是海南最贫瘠的地区之一,而如今通过城镇化发展,高尔夫、旅游度假、星级酒店已经成了这里的代名词,更有一年一度的国际高尔夫赛事和论坛为这里的产业化发展竖立了新的特色标杆。)
海口观澜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所处的羊山地区,地貌特殊,表面以火山熔岩为主,土壤非常稀薄,不适合传统农业生产。过去,当地的农民主要靠放养牛羊、采用“垒石造田”的原始方式种植少量农作物和采石为生,农民家庭年均收入不足1000元。而谈及家乡这些年的变化,当地村民有着说不完的喜悦
同期声: 海口市龙桥镇永东村委会村民 林明才
[我们也是开了眼界,像以前想都不敢想说有像成龙之类(的明星)到我们这个地方表演,以前这里真的是很落后。]
和看到国际明星相比,更让村民们惊喜的是,随着当地以高尔夫为核心产业的不断发展,酒店、会所、赛事为当地带来的就业机会,使得不少背井离乡、外出打拼的年轻人重新回到了家乡。毕业于北京某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王慧萍就是其中之一。
同期声: 海口市永兴镇居民 王慧萍
[当时根本不会想到多年以后,(家乡)会是这样子的,它慢慢发展起来,然后离家那么近,又给我提供一个这么好的平台,去实现酒店人的梦想。]
同期声:海口观澜湖国际旅游度假区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经理 王亮奇
[随着项目(产业)的不断开拓,我们用工也会越来越多,我们对当地的村民会有一个宽松政策,只要满足基本条件 我们都会录用,他们也愿意长期留在企业,跟企业一起成长。]
产业落户到城镇,带来新观念,带来新人才,带来新市场,而海南各市县不同的地理环境优势,更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先天优势。地处海南西北部的城市儋州与世界雪茄盛产地古巴属于同一纬度,土壤气候资源得天独厚。从2010年开始,儋州光村开始建立雪茄种植基地,同时,作为雪茄种植的延伸产业,2013年10月,儋州市雪茄风情小镇正式奠基,一个以雪茄文化为主题,集娱乐、休闲、观光、度假于一体的风情小镇已初具规模。
同期声: 儋州雪茄风情小镇策划主管 黄秋月
(现在我们也希望通过雪茄产业 回馈给当地居民一个更好的就业以及生活保障。)
同期声:儋州雪茄风情小镇礼宾部工作人员 黄佳慧
(现在我们的家乡正在变化,把很多的人都拉回来了,以前他们一直都在外面打拼,我们在这里工作感受最大的 就是能和家里人近距离接触,这就是我们原原本本最想要的生活。)
(视频编辑:张秋菊 文字编辑:张淑兰)
本文来源: 蓝网
26.12.2014 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