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机构少入学比例低 海南特教如何破解困境

29.04.2015  11:57

      原标题:特教机构少入学比例低 海南特教何以破解当前困境

      海口天翼特教培训中心,老师在给孩子上课。

      四月二十七日,海口天翼特教培训中心,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本版照片均由海南日报记者宋国强摄

      核心提示

      不少人羡慕别人的鞋子比自己的漂亮,要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没有脚。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可这世上有一些孩子非常特殊,他们患有自闭症、脑瘫等疾病,他们的智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都相对不足。

      更好的教育和康复训练,才能为他们的生活照进希望之光。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吉明江建议将更多的目光投入特殊教育,加大对特教的投入。

      “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是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小康蓝图的生动呈现,教育位居民生之首。

      近年来,海南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初步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教育基础薄弱省份的创新之路、图强之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殊教育依然是短板,成为海南实现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

      公办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不足、学位少,民办特教学校上不起,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质量低,送教上门更是遥遥无期,特教老师招不来、留不住,残疾儿童遭受歧视等现象依然存在……

      特教机构少

      特殊教育公立学校7所

      学前康复机构8所

      民办特教机构11所

      入学比例低

      我省有近6万残疾适龄儿童

      其中5万多位残疾适龄儿童没有接受教育

      至2013年底全省适龄三类残疾少年儿童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学生819人

      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学生898人

      幸运的不幸儿太少

      16岁的聋哑女孩才读四年级,这尚算幸运,她还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根据测算,我省超80%的残疾适龄儿童没能接受教育

      4月23日上午10时,下课时间,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里响起了明快的“黎家欢歌”,但却少了普通校园孩子们嬉戏打闹的“合音”,“欢歌”也似乎被笼罩在一层安静的气氛中。

      记者来到学校的启喑楼,一个身着校服的小姑娘不小心撞到记者怀里,不等记者回过神来,她兴奋地拉起记者的手,引记者来到教室。

      小姑娘是个聋哑患儿,她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到:“你几岁?家住哪里?”于是记者拿起粉笔回答她。这时,一群聋哑的孩子都围了过来,拿起粉笔纷纷在黑板上写着她们想问的问题。

      孩子们非常热情,也非常急切地探知外面的世界……

      这个小姑娘名叫小符,在她的作业本上,一页一页整整齐齐地写满了古诗词。几乎每一页上都有老师给的一个大大的A。

      这位学习成绩颇佳的小姑娘,今年16岁,但是却只是上四年级,比普通小孩晚了6年。学校老师介绍,原因是小符家在东方市,本地没有公立特殊教育学校,直到13岁才被送到海口特殊教育学校读小学。

      其实,小符算是幸运的。“对于特教学校的聋哑孩子来说,虽然童年的求学之路比正常孩子艰苦,但是她们已经算幸运儿了,还有很多重度残疾孩子,她们连进入学校大门的机会都没有,以后的日常生活,恐怕都难以自理。”我省特殊教育省级教育科研规划专家吴若江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