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心里装着毛主席

31.12.2015  18:36
牧民心里装着毛主席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藏族干部家里供奉着毛主席(朱春鸿摄影)

 

     谢恩主

    蓝天白云,雪山大湖,草原牧歌,转经朝圣……援藏三年,除了雪域高原的独特美景与古朴民风,还有一个见闻让人记忆犹新。我在牧民帐篷里看到裹着哈达的大幅毛主席像,在裸露山坡上看到玛尼石砌成的大字“毛主席万岁”。

    我敬仰毛主席。也在天安门广场看到,四面八方的人驻足向城楼上毛主席肖像注目,男女老少起早排长队瞻仰毛主席遗体。世人都敬仰英雄,但藏族同胞对毛主席的深情,尤其让我感动。

    五年前,我在海拔4500米的革吉县羌麦村驻村。国庆长假期间,我去一起驻村的盐湖乡退休干部达确家拜访。在辽阔的戈壁滩上有几排平房,穿过野狗成群的街道,我如释重负地跟着达确进了家门。盐湖的野狗远近闻名,伤人不在少数,走在街上我高度警惕。当时,阿里已经是零下十几度的冬季了。由于紧张和缺氧,我坐在羊粪炉子前大口喘气,拿起一杯酥油茶暖手。炉子上在煮羊肉,达确笑着招呼,先喝茶吃干肉,手抓肉一会儿就好。房间很简陋,土坯墙上刷了一层白灰,很多地方已经裸露。没有多少家具,一套藏式桌椅,带花纹的立柜上放着一台旧式电视机。不过,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在一副唐卡旁边挂着毛主席肖像画。这是一副黑白的毛主席肖像,肖像两边写着藏文,字迹已经发黄。令人惊讶的是肖像下面还有香炉,一边供着神佛,一边供着毛主席。

    “毛主席是恩人,我当干部时拿到这个像已经几十年了。”看着我站在毛主席像前打量,达确说,“我小的时候阿妈背着我给地主放羊,毛主席解放西藏让我们不当奴隶了,我入了党,还当了干部,我们心里感谢毛主席。

    “菩萨,毛主席……”身旁一直笑着不说话的达确老伴突然开口,由于语言不通她没有把话说完,却显得很兴奋。

    “是祝福,是毛主席语录,毛主席万岁吧……”听我问毛主席像上的藏文意思,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达确解释得很吃力。

    从那以后,我在牧民帐篷里,藏族同事家里,在寺庙里,从城镇到乡野,很多地方看到毛主席画像。还发现,在赛马或者重要节庆演出的时候,正式节目开始前总要展示献上哈达的大幅毛主席画像。

    特别有趣的是,有次在噶尔县赛马节上观看马术表演。几个藏族小伙子举着毛主席像站在马背上奔跑。像要举稳,人要直立,看谁跑得快。比技艺,比速度,还要比心理素质。勇敢的小伙们举着“毛主席”奔跑,乐在其中。

    在老百姓家中,除了单独的毛主席肖像,还有很多合影形象。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人组成的领袖像,有加上胡锦涛组成的四人领袖像,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现了五人领袖像。迎合老百姓情感需要,自治区政府赠送领袖肖像,传播中央信息。赠送肖像是个好事。我至今还记得有次乡下调研一位藏族老人询问毛主席身体状况的情景。同行的藏族乡干部翻译说,老人只知道中央有个毛主席,不知现在谁当总书记,他问“毛主席身体是否安好”。阿里地广人稀,面积34.5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9万,有些偏远的牧区,一个村的面积比陕西一个县的面积还大,牧民据点距离村委会一二百公里,村委会距离乡政府一二百公里,加上不通路、不通电,没有手机信号,没有机动车辆,很多牧民最大的官员只见过乡干部,消息闭塞,一辈子没有到过县城,甚至没有出过村。

    藏族同胞敬拜毛主席,除了供奉肖像,还有用玛尼石砌字、雕塑肖像、歌唱红歌等多种形式来表达。玛尼石砌字最壮观的要数“万岁山”。当你翻过海拔4700米的沙子达坂,进入阿里地区首府狮泉河镇时,过了“八公里”边防检查站,你会远远地看到狮泉河镇北面山坡上凸显着“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这五个大字由红色的玛尼石堆砌而成。这个砌字的山坡得名“万岁山”。据说,20世纪60年代新藏公路开通后,汽车代替牦牛与骆驼向阿里运输物资,运输物资能力的提高,大大改善了狮泉河镇及附近牧民的生活质量。藏族干部群众为了感谢毛主席,感谢党中央,与军分区官兵一起,自发地在新藏线至狮泉河镇入口处的山坡上,找玛尼石堆砌成“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2005年7月万岁山成功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现已成为阿里的一个重要红色旅游景点。

    “跟毛主席握手的时候,感觉他的手很大、很有力!”听说才旦卓玛回首当年与毛主席见面情景时显得很激动。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解放前是农奴的女儿,她看到过农奴的辛酸悲苦,目睹了农奴翻身做主的幸福快乐,她心怀感恩和敬仰,歌唱毛主席,歌唱共产党。她以演唱《翻身农奴把歌唱》而成名,《唱只山歌给党听》、《在北京的金山上》等歌曲,红遍雪域高原,红遍大江南北。在阿里,听到很多藏族干部都能演唱才旦卓玛的歌,很多农牧民都能演唱她的藏语版歌曲。

    特别是《在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颂毛主席的歌,许多牧民能够边演唱边舞蹈。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我在强麦村组织村民进行庆祝演出。教舞蹈,教藏语演唱,几遍过去那些年轻人就学会了。为了增强表演效果,我让他们用汉语演唱。这对不懂汉语,甚至很多目不识丁的年轻人来说,确实艰难。可是凭着音乐的灵感,表演的渴望和良好的坚持,几天过后,他们用汉语演唱成功,水平远在街市一般歌手之上。

    “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毛主席、共产党让我们翻身了,我们有了自己的草场和牛羊,有了自己的帐篷和骏马,现在还有了房子和车子。我们永远记得毛主席的恩情。”在羌麦村庆祝十八大演出结束时,村民扎西接受革吉县电视台记者采访。扎西当初是在海拔5000米的荒山上放牧,后来跟着村民们一起挖盐矿,再后来在村委会当了盐库看管员,还在盐湖乡街道上开了一个茶馆,攒下钱买了辆车,让儿子跑运输,供着女儿上初中,日子过得有模有样。

    “十八大就要开了,我相信毛主席——。哦,相信党中央会继续支持西藏,关心我们。还有我们好好干,牛羊会多起来,钱袋子会鼓起来,越来越幸福,可以去拉萨去北京了。”小学没有毕业的扎西勤奋好学,能够与人进行简单的汉语交流,显得很开心。

    从神秘的布达拉宫到遥远的神山圣湖,从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到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从厚重千年的雪山到辽阔万里的草原,从蔚蓝的星空下到转场的帐篷前,毛主席的光辉处处闪亮,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今天阳光明媚,在纪念毛主席诞辰的特别日子,我执笔抒怀以示敬意。

    向这位新中国的缔造者致敬,向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者致敬,向曾经团结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发展的领袖致敬。

    同时,向雄踞高原的藏族同胞致敬,向纯朴善良、勤劳勇敢、感恩奋进的人们致敬。

    扎西德勒!

    (2015年12月26日草于大雁塔)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