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爱心入“海口” 凡人善举托起志愿者之城
原标题:《人民日报》点赞海口:凡人善举托起志愿者之城
国庆假期,海口青年志愿者在海口西海岸清理垃圾。张俊其摄
记者陈蔷伊
志愿者陈文强到海口演丰镇敬老院慰问,怕老人家牙齿不好,特地买了软糖,老人们很开心。临别时,一位90多岁的老奶奶拉着陈文强的手轻声说:“阿侬,你来阿婆很高兴,但是阿婆吃不了糖,阿婆有糖尿病。”
陈文强愣住了。怀着“给爱心找到正确出口”愿望,陈文强与伙伴们创建了海口第一个“点单上菜”志愿服务品牌。
如今,每50个海口市民中,就有8名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分类越发精准。
“公益海口”平台显示,目前海口注册志愿者有25万人,占建成区人口比例16%,远超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法律援助、社区服务等各类注册志愿者团队3000多支,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600万小时。
究竟是什么动因,让海口市民对成为志愿者争先恐后?
“双创”为爱心找到出口
在海口邦墩居委会,有一位特殊的“清洁工”每天清晨5时30分开始,持续扫地两小时,四年如一日。这位“清洁工”是海口市社科联主席詹长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带动周边市民。
詹长智的行为,之前很多人不理解。去年7月31日,海口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詹长智没想到,“双创”激活了志愿服务这一池春水,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每一个海口市民。
“从前有很多人无法理解我的工作,‘双创’后让志愿服务习惯形成,身边很多邻居和亲朋好友都主动要求加入志愿服务。”詹长智说,“双创”带来的最大变化,既有干净、美丽的城市“容颜”的直观感受,更有“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城市爱心带来的温暖,志愿服务意识在增强,文明习惯在养成。
顺手捡个烟头,过马路时搀扶老人,给游客指路,给贫困儿童捐衣,这样的小事,每天都在海口发生。
国庆假期,志愿者徐振伟在海口美兰机场忙得不亦乐乎。他的“红马甲”小腰包里,签字笔、便笺纸、针线包等一应俱全,除了给旅客指路,还能提供一些不时之需。
同样忙碌的,还有一家琼菜系餐厅的老板曾令汉。每到周末和节假日,他就会站在车多人多的十字路口,劝导文明出行。
在海口,不乏徐振伟、曾令汉这样的志愿者。每逢洪涝、台风,数支民间义务应急救援队,如训练有素的救援力量,出现在受灾现场,跋涉在洪流中,向受灾群众伸出救援之手;在卫生服务、环境保护的一线,在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家中,海口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
“海口志愿者大范围启动于2014年‘威马逊’台风救灾期间。社会秩序恢复后,志愿者的爱心没了去处,‘双创’恰恰提供了一个出口。”海口志愿者带头人之一“龙哥哥”认为。“双创”在改变城市“容颜”的同时,还在改变城市的“心灵”。“双创”,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的同时,增强了“参与感”,逐渐壮大的志愿者服务行动,彰显着海口这座“首善之城”的城市温度。
“双创”一年,海口市民对志愿服务活动认同和支持率超过90%,一年新增实名注册志愿者15万名,比往年提高43.4%;新增志愿服务团体1504个,比往年提高40.2%。
无需等待政府号召、部门发动,海口不同领域的志愿者如雨后春笋冒出来,无处不在。
基层堡垒让爱心接力传递
海口东部城郊结合处,1.9万人口的博桂社区,是一个基础设施很差的城中村。这里村民房子低矮、破败,到处坑坑洼洼,治安差。
零敲碎打无法改变现状。2015年底,海口要求博桂社区建一个社区志愿服务站。任务就这样压在刚到任的街道工委书记王小雄肩上。
不久,王小雄琢磨出“党员段长”制,把整个城中村划分为3个网格,网格再细分若干段,33个党员按路段包片,党员为每一片村民家庭全天候志愿服务。
党员志愿者进村清垃圾,铲广告,大事小事包揽在了身上。短短3个月,博桂社区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露出红砖的墙被重新粉刷,22面墙上艺术手绘出三角梅、桃花等,既精致又唯美。爱心墙、诗歌汇、爱心超市、道德讲堂等,在街区里一应俱全。
党员志愿者唤醒了村民爱心意识,林诗光和另两户村民无偿拿出自家的土地给村里建文化广场,邓斌拿出自家的房屋改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村民捐助20多万元修整文化戏台……
“一把手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的案例比比皆是。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孙新阳经常以普通志愿者身份,节假日到社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晚上当夜巡志愿者,上街劝导不文明行为。在市领导带头下,全市党员志愿者坚持每周深入农村、“三无小区”、城市社区,开展环境整治、交通劝导、帮扶助困等志愿服务活动。
一年多来,海口3万多名在职党员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成立各专业党员志愿服务队612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万场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万余件,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3万个,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千余例。
民间团队为爱心注入时尚
微信可以处理旧衣物?海垦路八一新村邱洁偶然得知并关注“环太·城市英雄”微信公众号后,电话预约,一辆面包车上门取走了40多件不再穿的衣服。
面包车司机正是“环太·城市英雄”创始人之一,谢在骅。这位90后“海归”,从美国毕业后回到海南,与另外两名怀揣着“英雄梦想”的城市志愿者,一起成立了海南第一家旧衣回收机构。
10月7日下午,谢在骅的面包车满载2300件、共20袋旧衣物,穿街走巷回到分拣中心。在别人看来,这些旧衣物和垃圾无异,但谢在骅与伙伴们却认为,里面装着他们的公益与创业梦想。对回收的衣物进行筛选、分类、消毒,精准捐赠后,剩下的可发往广州的纺织品综合利用企业,进行循环再生。
仅2015年,“环太·城市英雄”志愿队在海口的旧衣回收量达到了226吨,约合136万件,按标准煤折合,减少的碳排放量为150吨,相当于种植了8000多棵绿树。
如今,志愿服务不再局限于“老三样”:扫大街、看老人、做表演。海口民间志愿团队,让志愿服务变得更时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由1300名志愿者组成的义工互助协会,每天交通高峰期,志愿者准时出现在海口十字路口,宣传“文明礼让”;
由2300名志愿者组成的龙哥哥爱心社,关爱自闭症儿童,坚持为特殊教育学校服务;
由300名志愿者组成的广场舞大妈志愿服务团,来自全国的候鸟老人,免费传舞,入户宣传,堪当文明使者;
由200名志愿者组成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动员入库一万多人,挽救血液病患者。
制度平台为爱心持续护航
2016年7月31日,“公益海口”平台上线,志愿者点赞称“公益人有了‘家’”。这个“家”,可以挽救生命。
9月19日,一位因车祸重伤的少年急需B型血。志愿者杜江看到消息后,立即在“公益海口”网络服务平台发布了一则“招募单”。还不到5分钟,上千名志愿者关注,20名志愿者响应,1600cc的B型血很快募集送抵医院,伤者顺利完成手术。
通过打造志愿服务招募参与平台、供需信息平台和志愿者管理平台,海口逐步建立起“网上+网下”的动员模式、“需求+供应”的对接模式、“项目+常态”的服务模式。
今年9月10日,海口首个区级志愿服务交流平台“志愿龙华”上线,当天就有131个志愿者团体在平台上注册,吸引上万个志愿者参加。
除了建立平台,海口增设了一个志愿服务工作机构“全民公益办公室”,又成立志愿服务联合会,整合党员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等各类资源,推动志愿服务多元化。
一系列制度出台。《关于深入开展全民公益活动的决定》,确定每年3月的第一个周日为全民公益日;《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关于开展全民公益活动的方案》,健全志愿者星级认定、回馈奖励制度;筹建海口市公益基金会,设立“双创”专项奖励基金和志愿服务基金。
一个个品牌形成。关爱志愿服务品牌“关爱社区儿童”,便民利民志愿品牌“志愿集市”,“双创”志愿品牌“绿色管家”红袖章巡查队,心理疏导和帮扶品牌“妈妈训教团”,文明出行品牌“礼让斑马线让爱先行”,博桂志愿服务文化街区“爱心墙”,《海口日报》“暖心小屋”,车站和码头的“志愿服务驿站”……
秀英街道阳光服务基地“青春守护·润物无声”回访帮教服务项目获得2015年“海南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组织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评选中,美兰区关爱特殊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获“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海口市妈妈训教团获“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龙华区金贸街道玉沙社区获“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中央文明办组织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海口在全部参评的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省文明办组织的文明大行动测评中,海口排名全省第一。
海口正在成为一座“志愿者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