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细流聚爱心 “互联网公益”开创中国公益新模式

22.02.2016  20:28

  新华网北京2月22日电(记者娄奕娟)2月2日15时许,“大爱清尘”志愿者陈静来到陕西省镇安县向阳村三期尘肺病患者倪书平的家,给倪书平带去了网友们捐赠的“助力尘肺农民家庭过个温暖年”新年爱心礼包,包括50斤大米、20斤食用油和5斤白砂糖。 

  陈静并不是第一次到倪家,当时的场景仍让她心绪难平。时隔多日,陈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几度哽咽:自己去的那天,倪书平的老母亲因摔伤而卧床休息,妻子因腰椎间盘突出,全身浮肿;两个孩子也在感冒,“几天后就是除夕,他们家置办年货只花了80元”。

  与倪书平一样收到爱心礼包的还有其他66户特困尘肺病患者家庭,他们收到的爱心礼包全部来自网友的爱心捐赠。 

  多家公益组织首次联合参与大规模网络公益活动

  羊年年尾,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等多家网络公益组织正式启动了以“网聚爱心,公益过年”为主题的2016年网络公益服务月系列活动,“为特困尘肺病患者家庭送年礼”专项筹款计划名列其中。这一专项筹款计划由“大爱清尘”携手路人甲公益捐赠平台设立,筹款目标为6.6万元,所筹款项定向用于为陕西省镇安县特困尘肺病患者家庭购买和发放新春温暖包。首批爱心礼包已在春节前发放完毕。

  猴年新春的爆竹声逐渐远去,网络公益的温暖仍在延续。2016年网络公益服务月系列活动包括“温暖同行”“美丽乡情”“我爱我家”“关爱救助”“成长相伴”等五大板块,共15个网络公益项目,活动将持续到2月底。通过多元主体参与、线上线下联动、公益众筹创新等方式,将公益精神融入浓浓年味,让更多人感受到公益的温暖,传递爱的正能量。

  在众筹网,2016年网络公益服务月的另外两项活动还在进行:截至2月20日上午11点,“花开有声,成长有影——给乡村儿童冲印一张照片”项目已筹款12562元,超过12500元的预算;“90后的乡愁,记录年轻一代人眼中的家乡故事”,已筹款12113元。

  众筹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众筹网及其他渠道筹集,有476人支持了给乡村儿童冲印照片活动;有70支执行队伍确认参与,计划覆盖80所乡村小学,现有8所乡村小学570名学生拿到了照片。拍摄家乡故事的项目获得了581人的捐款,已有60人报名参与拍摄,本月底作品征集结束,之后将评审出优秀作品。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公益蓬勃兴起,公益理念、创新公益形态不断丰富,成为互联网时代人们积极参与公益行动的重要载体,公益活动开始从传统模式向新型模式转变。

  路人甲公益的小额捐赠样本

  打开手机APP“路人甲”,包括为尘肺病患者募捐的公益项目约有80个左右。为适应移动用户碎片化时间和“读图”习惯,公益项目的介绍主要通过精简的文字和精心设计的海报进行展示。陈列着的各种公益项目介绍,总有几款能触及一个人心底的柔软。

  据路人甲公益捐赠平台高级运营总监刁宇宁介绍,平台集合的公益项目重“”不重“”,路人甲公益捐赠平台为爱心网友提供了多种的公益参与方案选择,也使每个公益项目都能得到良好的露出机会。移动端操作、10元定额捐赠的额度,改变着传统公益的运作模式,让捐款行善不仅更加便捷,门槛也大大降低,使“人人公益”成为可能。

  作为小额捐赠及轻度参与的公益创新互动平台,路人甲公益捐赠平台是一个带有答谢机制的小额捐赠及轻度公益参与的创新公益互动平台,这一惠捐模式通过与商家联合,以返赠优惠券的方式,帮助捐赠人获得一定的物质答谢,旨在解决小额捐赠人不方便、不温暖、不持续的三大现实问题,同时实现公益项目、捐赠人、爱心企业的三方互赢。

  除了惠捐模式,还有更多的公益资源和商业资源在路人甲的平台上实现交换。刁宇宁举例说,去年8月,某专卖小黑裙的品牌携手路人甲公益捐赠平台,在公益领域发起一次红与黑的碰撞:每卖出一条小黑裙,就会通过路人甲公益捐赠平台定向捐赠10元钱给“中华红丝带基金母婴平安项目基金”。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