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一种静水流深的感情

02.10.2014  10:33

凡是节日大抵和家国情怀有关,不是阖家团聚,就是举国欢庆;凡是节日也多半和爱意表达相连,不是情侣之爱父母之爱,就是文化之爱国家之爱。说起各种爱,国家之爱似乎最难于表达。近年来,爱国往往成了一个敏感的字眼儿,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情,一不留神还会引起铺天盖地的口水战。表达爱国之情很有可能被贴上“五毛党”的标签,反之则被归入“带路党”的行列,一时间就爱国这个事儿“党派林立”,甚至有时候剑拔弩张。

 

 

爱国要怎么说出口

 

对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爱要怎么说出口”,反倒成了有风险的事情,明星成为其中的典型案例。去年10月,香港影星温兆伦发了多篇微博,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爱国观:“一个不爱国的人,你休想他会为别人或者社会付出有多大,因为他们最爱的是自己。我很庆幸97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我这个香港人在97年前是一个没有国家的人,现在我很骄傲地说:我的国家是中国,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不管你们如何批评我都改变不了我爱祖国的心!”。没想到广大网友群起而攻之,杜汶泽当即跳出来表示:“你为了糊口而出卖自己,这是一种选择,但若不断出言伤害700万人的感情,请你记得你是从哪里混出来的!”

郭敬明曾自称“中国的脑残粉”,在微博中几度提到热泪盈眶的时刻:“我就是曾经在天安门看升国旗哭了的人,我就是每次看奥运听见国歌就眼红哽咽的人,我就是曾经半夜看网上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时,中国人保护火炬的图片,看得嚎啕大哭的人。你们不用怀疑,这种人是存在的。我的祖国确实有很多问题,但这并不影响我毫无保留地爱它,为它自豪。”结果,被网友们评论说,“的确脑残,而且很彻底”,“丢了四川人的脸”。

 

爱国是点滴默默的行动

温兆伦也罢、郭敬明也好,他们的感受既不高调更不夸张,相信很多人都有看升国旗流泪、听奏国歌哽咽的时候。只是把爱国大声说出来,似乎犯了忌,就会毫无意外地面临各种嘲讽、辱骂、扭曲甚至恶意打压。网上的民意是主流吗?爱国者是孤独的吗?最近,微博上有一个“我和国旗合个影”的活动,短短几天之内就突破5000万阅读量。网友们纷纷在微博上传自己与国旗的合影并引以为豪,用点滴的默默的行动给“爱国”这个民意调查做了真实的注脚。

任何社会都不缺偏激的叛逆者、狂热的偏执者、迷惘的盲从者、恶意的唱衰者,尤其在一个国家经历艰难转型的过渡期,这些声音会时强时弱地凸显出来。爱国主义容易被情绪化、被断章取义、被利用,从而转化为各种抵制、冲击和谩骂,就像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曾说过的,“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后的避难所”。可是,任何社会,沉默的大多数才是主流和基石,他们在爱国这个话题上所表现出的真实感情才会凝聚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爱国是最自然真实的状态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对国家的大爱具体到个人就是爱己、爱人,爱这片土地上绝大多数的人。“爱国主义”无关乎“左”还是“右”,无关乎意识形态,它是一种超越国界的社会价值。在美国,当国歌《星条旗永不落》响起的时候,所有人都庄重地把右手放在胸前;在众多节日和集会上,人们会主动唱响《美丽的亚美利加》、《上帝保佑美国》、《共和国战歌》这些经典美国“红歌”;小学生每天上课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美国国旗宣誓效忠。在中国,我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每天早上到校国歌响起的时候,孩子们不管走在哪里,都会停下脚步原地立正注视国旗;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降旗,日复一日,依然被鸦雀无声的人群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不少人在国外看到机翼上的五星红旗都会眼角湿润。

这是一种最自然真实的状态。爱国,就是对内做一个有良知、有爱心、有尊严的合格公民,对外来群体不敌对、不抵制、不俯视也不仰视。爱国需要表达,不过更多时候,爱国是一种静水流深的感情,爱国教育是润物无声的滋润,融入血脉,铭刻于心。唯有安静的洪流才蕴藏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撑起一个社会堂堂正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