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寒潮中的寒潮”被一股燥热气流突袭被迫南下 “霸王级”寒潮是这样来袭的

28.01.2016  09:35

  记者林菲

  当气温开始慢慢爬升,海南人民终于送走了这40年一遇的“霸王级”寒潮。在过去的这几天里,“呱低啦(冷死啦)”成为了海南人微信朋友圈里的热词,顶着寒风相约出门的朋友都互相调侃为“生死之交”。其实,在海南的历史上不乏如此“冻手冻脚”的冬季,在全球气候显著变暖之前,这座热带岛屿常常遭遇寒潮洗礼产生低温天气,甚至有过降雪的记载,海口最低气温曾达到2.8℃。

  寒潮的成因

  海南省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吴胜安介绍,寒潮又称寒流,是极地或寒带的冷空气大规模向中、低纬度移动的侵袭活动。

  北极涡旋汲取着地球的寒气,汇聚着冷空气中的冷空气,浓缩着寒潮中的寒潮。顾名思义,它一般在北极待着,不轻易南下,以往寒潮都只是北极涡旋派出的“虾兵蟹将”,但在今年元旦前一天,一股燥热的气流突袭并霸占北极点,北极涡旋被赶出极地被迫南下,造就了海口40年一遇的低温天气。

  海口历史最低温2.8℃

  受强冷空气影响,23日开始我省出现大幅降温天气。23日至25日,绝大部分市县降温幅度在10℃以上,各地最低气温分布呈中间低、四周高的状态,琼中、五指山等中部山区和儋州、白沙等西北部内陆地区最冷,基本都在5℃以下,最暖的陵水和三亚也只有8至10℃。

  “本次强冷空气是1951年以来1月下旬我省第三强冷空气过程。”吴胜安称,按照我省冷空气过程影响标准,通过对1951年以来我国国家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分析,综合历史排序表明,本次强冷空气影响过程为1951年以来1月下旬我省少见的天气过程,仅弱于1963年1月下旬和1993年1月下旬的过程。本次过程中,我省绝大部分市县的最低气温位列历史上1月下旬前5位低值,其中儋州和昌江创当地1月下旬历史新低。儋州此次最低温度为4.7℃,而在此之前历史上1月下旬出现的最低温度是1963年1月26日的5.1℃;昌江此次最低温度为5.9℃,比1993年1月30日出现的最低温度7.2℃低得更多。

  此次寒潮中,海口最低气温达到了5.6℃,是当地1976年以来的最低气温,在历史上的年极端最低气温中排名第7。1955年1月12日,海口曾出现历史上最低温度2.8℃,持续3天温度在10℃以下;其次是在1963年,海口再次出现3.2℃低温天气,并持续了7天10℃以下温度。

  海南历史上也曾降雪

  此次寒潮为广东、广西部分南方城市带来了降雪,让当地市民欣喜雀跃,也让不少海南市民羡慕不已。实际上,海南的历史上也曾有过降雪记录。

  吴胜安表示,15世纪初至20世纪初,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在中国也被称为“明清小冰期”。《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海南卷》记载: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万州(今万宁),冬,雨雪;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万州,是年冬,全州降雪;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临高,下雪三日夜,树木尽枯;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文昌,冬大寒,雨雪,海鱼冻死,椰槟尽枯;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琼山,冬十一月,雨雪,卉木陨落,椰榔枯死过半;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澄迈,冬十一月,天降大雪,榔椰树木多伤。

  北方有句农谚:“瑞雪兆丰年”,意思为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但在海南,每次极端低温天气带来的却是严重的寒害。

  吴胜安介绍,1951年后海南各地陆续建立了气象站,从此天气温度有了可量化的科学记录。同时,《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海南卷》从1950年开始也有了更为详尽的灾情记录。

  1955年1月上、中旬,受冷空气影响,海南岛北、东、西部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3.6至5.2℃,海口、儋县(今儋州)、琼东(今琼海)、东方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温阴雨天气,其中儋县出现低温阴雨天气长达19天,且出现两日霜冻,极端最低温0.4℃—5℃。当年低温对冬种、春耕影响很大,一些地区种下部分农作物被冻死或冻伤,生长不良。屯昌秧苗冻死3成以上,儋县五区11个乡种番薯407.7公顷,冻死261.7公顷,高达64%。澄迈、屯昌、定安等实现冻死372头耕牛,澄迈冻死、瘟死533头猪。

  1963年,冷空气影响过程持续时间长,是当年最冷、最不利于早稻生产的时段。寒冷期间播种种芽不萌动,部分萌动的芽长不到1毫米且成钩状,这种休眠状态在寒冷期间一直保持了12天之久;正在生长的秧苗受害后生长停滞,植株矮小;移栽的秧苗叶片普遍枯黄。

  吴胜安表示,随着全球变暖,海南的冬季越来越“温暖”。据统计,1985年之前海南最冷月一月的平均气温是17.1℃,而1986年至今一月平均温度上升到了18℃。而单看海口地区的逐年最低温度,从第一名1955年的2.8℃到第七名今年的5.6℃,中间排名年份皆在1985年之前。

  寒潮搅热“冷经济

  “原来先前的入冬多次失败,是为了这一次寒潮积蓄力量啊!”在海南土生土长的邢先生开着玩笑感叹,这是他22年来印象中海口最冷的一个冬天。为此他已经将在北方读书时买的羽绒服穿上了,同时还给父母买了电热毯。市民张阿姨也表示,近些年来海口的冬季几乎少有10℃以下的温度,这次突然大降温,真是有些措手不及。

  寒潮到来的几日,街头的市民们都纷纷穿上了自己最厚实的衣服,围巾、帽子、手套等保暖装备也齐齐登场,但面对细雨与冷风,更多市民选择了窝在家中,避免出门。

  记者走访一些超市、家电城,发现突如其来的低温让御寒家电热销,当地某大型超市三家门店电暖气日总销量近千台。而市民们也偏爱价格低廉又实用的热水袋,25日下午,一家超市货柜热水袋几乎销售一空,市民张女士在仅剩不多的货品中挑选2个电热水袋,她说道,“虽然天气马上就要回暖,但是这寒冷的天气就是一晚也觉得难捱。”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2天前来选购热水袋的市民开始增加,销售量比上个月一整月都要多。

  低温天气让部分赚钱的商家喜笑颜开,却让大部分市民愁坏了,因为菜价因停航一直居高不下。“真是吃不起啊!”市民黎女士称,这几日买菜,开销几乎增加了近一倍,菜市场的各类叶菜基本都涨了3元以上,上个星期菠菜还是5元一斤,23、24日一下子就涨到8、9元。26日,许久没买菜的张女士下班顺便买了一颗花菜和4棵油麦菜,没想到居然花了21元,一问价格才知道油麦菜涨到了9元一斤,她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买菜贵”的感慨,立刻收到了不少亲戚朋友同样的抱怨,有的称葱卖到了20元一斤,有的称去市场买菜只舍得买一斤。

  提前预警减少经济损失

  此次寒潮来袭,海南省气象台在21日17时发布了寒冷四级预警和海上大风三级预警,这是省气象部门今年首次发布寒冷四级预警。22日8时,海南省气象台变更寒冷四级预警为寒冷三级预警,也是2014年施行《海南省气象局气象灾害预警发布业务规定(暂行)》后首次发布寒冷三级预警。

  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农业气象专家王斌介绍,23日我省出现大幅降温和降雨天气,根据海南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监测结果显示,全省大部分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温寒害。

  “虽然此次寒潮‘凶猛’,但农业损失并没有十分严重,主要是因为农民们有了防灾经验。”26上午,王斌刚进行完临高、儋州的实地灾情调查,他称此次寒潮来临之前,海南省气象服务中心曾提醒农户做好应对措施,在他21日灾前调查时发现,很多农民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也有了提高,早早就为冬季瓜菜覆盖薄膜、搭建防风屏障,给香蕉套袋,为橡胶割面密封处理等,以减少损失。

  为加强并规范我省气象灾害预警发布业务工作,海南省气象局组织对现行的气象灾害预警发布业务相关规定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海南省气象局气象灾害预警发布业务规定(暂行)》(下称《规定》),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根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紧急程度,《规定》将台风、暴雨、寒冷、海上大风、高温、大雾、干旱7类气象灾害预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4个级别,一级为最高级别。

  寒冷预警按二级、三级、四级预警标准发布。据省气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在天气变化时发布预警,各部门可根据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开展防御应对工作,减少或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记者从海南省气象台了解到,2月1、2日,将有一股明显的冷空气南下,但强度相比本次寒潮较弱,降温幅度也较小,不会出现10℃以下的气温,海口的最低气温将在14℃左右。

  海南省预警标准

  寒冷预警按二级、三级、四级预警标准发布。

  二级预警

  因冷空气侵袭,预计未来48小时内我省1个及以上市县的最低气温将降到3℃及以下;

  三级预警

  因冷空气侵袭,预计未来48小时内我省3个及以上市县的最低气温将降到7℃及以下;

  四级预警

  因冷空气侵袭,预计未来48小时内我省3个及以上市县的最低气温将降到10℃及以下。

  小贴士:

  1、寒冷天气或气温骤降期间哪些人群更需要特殊关注?

  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中风、冠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病患者以及长时间在户外工作或活动的人群,容易受到寒冷天气影响,需要特殊关注。

  老年人较年轻人更怕冷,由于老年人体力渐衰和活动能力减弱,代谢功能降低,产热相对减少,体温调节功能差,以致在低温环境或接触寒冷后,很容易发生寒颤,出现身体失温,因此在寒冷的季节,特别要警惕老年人身体失温的发生。

  2、天气或气温骤降时有哪些防护措施?

  疾控部门提醒,南方地区居民由于没有保暖措施,防寒意识较差,应关注天气预报,及时购置衣物及保暖用品用具,相关机构也应宣传健康防护知识。

  (1)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的保暖。

  (2)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

  (海口网1月28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