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 你好美》五指山篇:探寻“生命之源” 探秘生态奇观

15.07.2015  10:36

海南网台消息(海南新闻联播):

昨天播出的《热带雨林 你好美》中,我们看到摄制组千辛万苦登上了海拔1867米的五指山最高峰。而随着探秘线路的深入,苍莽浩瀚的热带雨林,也从每个细节向展示着,  繁衍不息的生命之源,和亘古绵延的生态奇观。

五指山的神圣,还在于她是海南的"母亲山",是海南三大河流中万泉河、昌化江的发源地。清晨6点,我们从主峰顶开始下山,寻找万泉河、昌化江源头。

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水系丰富。山溪水沟呈网状分布,纵横有大小河流120条。山脚下的空示岭和风门岭,就是昌化江和万泉河的发源地。

同期声: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科  科长  王进坤

(它这个旱季就是水小一点,雨季的时候水很大。)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一亩林地的蓄水量,是同等面积裸地的七倍以上,一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100万立方米容量的水库。五指山保护完好的森林植被,有力地涵养着全岛的主要水源。

其几近原始的热带雨林群落生态系统,也让五指山被国际野生生物基金会、国际湿地组织、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等组织,被列为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之一。因此,也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学者、专家来科研调查。

下山路上,我们巧遇海南大学濒危极小种群植物调查队。

同期声: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高级实验师  李东海

[掌握这个(濒危极小种群植物调查)资源的状况,摸清楚它的这个数量,它的分布情况,以及它现在所处的生长环境的情况。]

研究濒危极小种群植物,并有效保护繁育,调查队所做的这些,对热带雨林生态的恒久保护,有着极大的意义。

同期声: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高级实验师  李东海

(我十年前来它是这么大,它现在还是那么大,它比花梨还名贵,它是一级保护的,它是热带雨林标志性的物种,这个物种是必须要保护好的。)

热带雨林的神奇还在于,以独特的生态奇观,生动诠释着"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绞杀",是雨林里常见的现象。

同期声: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高级实验师  李东海

(被绞杀的植物可能有千奇万种,但是绞杀的植物,它就只有榕树这一类的。)

根抱石,则有力彰示着生命的强大。大树种子掉到石缝中,发芽、生长,为了吸收更多养分,不断将根系往四周延伸。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就形成了"根抱石"现象。 

同期声: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科研技术人员  尹为治

[这个空中花园是一些在树杈拐角的地方有些灰尘、树叶落在上面,之后,"鸟巢蕨(一种植物名称)"的孢子随着风然后吹到可以滋生的地方,然后就形成了空中花园(现象)。]

丰富的植物资源,也是各种动物繁衍生息的天堂。据不完全调查统计,五指山记录的陆栖脊椎动物27目75科289种。最近5年调查记录到152种,其中56种是在五指山首次记录到。

同期声: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科研技术人员  卓书辉

[我们这里最珍贵的是捕捉到我们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叫海南山鹧鸪,也是我们海南特有的,还有其它的还有白鹇、野猪、黑冠尖、海南巨松鼠(以及)热带雨林一些常见的动物都能捕捉到。]

在最近15年的调查中,在五指山地区,新增陆栖脊椎动物物种记录56种,海南毛猬等被首次记录,淡水鱼类物种新增记录22种。这些原始类群的存在和新增记录,都充分显示了五指山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性。

专家认为,五指山很可能还存在着尚未认识的物种,而这些有待认知的物种,也是最宝贵和最值得保护的资源。

 

(视频编辑:王昌运      文字编辑:于尚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