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故人 道出琼州故事
文\海南日报记者 尤梦瑜 实习生 朱乃飞 通讯员 吴慧 图\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今昔对比总令人感慨,感叹物是人非也常诉情谊亘古。
200多张珍贵的照片,以新旧对比的方式并列悬挂,显示出海南中部地区许多地方的昨日与今时;146件文物再现民国时期黎族地区的人文风貌。照片也好,实物也罢,这一切都源自于一个德国人——汉斯·史图博。
2018年11月,省博物馆迎来了建馆10周年的日子。在这一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节点上,省博物馆策划了“灯下故人——一个德国人与海南岛的故事”原创展览,通过追寻汉斯·史图博的足迹,让人们了解海南岛的少数民族文化;同时,也以此展览展示地方博物馆对于本土文化的记录与传承。展览从2018年12月15日持续至2019年1月15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这是宋代文人黄庭坚《品令·茶词》中的一句词。策展团队此次取用“灯下故人”, 正是寓意史图博所征集过的文物和他本人的故事来到海南省博物馆,正可谓故人归来。展览通过“史图博其人”“史图博其事”“未完的故事”三个部分,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的那段“追与寻”,以及2017年省博物馆组织的“重走史图博之路”活动,让人们更深入了解这位外国“故人”的海南情缘,展开今时今日的“追与寻”。
两次来琼征集300余件文物
汉斯·史图博(Hans Stübel),德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1885年出生于德国莱比锡。从1903年起,他先后在耶拿、慕尼黑、莱比锡等地学习医学,1908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10年任教于耶拿大学。1924年春,史图博应邀到同济大学任教,就职于医学院,担任医科生理学教授兼生理学馆主任。直至1951年,史图博才从中国返回德国。据了解,史图博是当时同济大学中最后一名回国的德国籍教师。1961年,史图博在德国埃尔兰根病逝。
史图博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非常感兴趣,每逢假期,他都会约请助教充当翻译,一起到中国各地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游历和考察,其考察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民族的起源、历史、经济状况、饮食与服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民歌、生态环境以及植物分类等。他先后游历过的地区有浙闽交界的畲族地区,粤桂相邻的瑶族地区,云贵两省的苗族、傈僳族地区,甘青两省的蒙古族、藏族地区以及海南岛的黎族地区。
1931年、1932年的两个暑假,史图博来到海南,深入中部黎族地区,了解这里的人文地貌。据统计,史图博团队通过这两次考察,先后收集到少数民族文物共349件/套,以黎族服饰居多,还包括数件生产及生活用具。
考察的成果不仅仅体现在民族文物的征集上,1937年,史图博根据这两次的考察收获所著的德文版《海南岛民族志》在德国柏林出版。1943年,日本人清水三男担任翻译,由平野义太郎作为译本编者,该书出版了日文版。1964年,中国科学院广东民族研究所对日文版进行翻译,用蜡纸刻印了中文版。2002年,海南省民族学会将这蜡纸刻印的资料重新整理,印制成册。
“由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关黎族的学术研究并不多,导致德文版、日文版中的一些表述不够准确。因此,多年来,这本书的中译本一直都是当做内部资料来使用,至今都从未正式出版过。”省博物馆副馆长王辉山介绍。
走进“灯下故人”展厅,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展厅尽显雅致。一进门的左边第一个展柜中陈列着现由海南省博物馆收藏的最初的德文版《海南岛民族志》一书,陈旧的卡其布面封皮上,烫金字依旧显眼。摆在它旁边的则是日文版书籍以及上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院广东民族研究所整理的中文版本。几本并列摆放的德、日、汉三种语言的书籍道出了这本书流传有序,也让史图博其人和通过他所传播的黎族故事,在几种语言的时空对话下更显珍贵。
编辑:黄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