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助力农垦“改”出幸福家园

03.06.2016  21:03

主动承接农场部分社会管理职能,大力完善居民生产生活设施
澄迈:助力农垦“”出幸福家园

  ■ 本报记者 李佳飞 通讯员 宋祥达

  顺着平坦的水泥路,来到金安农场,错落有序的整洁民房一栋挨着一栋,如镇墟般热闹。

  “这两年来,多亏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场区环境卫生真是大变样!生活舒心多了。”澄迈金安农场场长郑浩书高兴地告诉记者,为支持农垦改革,加快农场地区的发展,澄迈县已主动承接了几个国营农场部分社会管理职能,在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都加大了扶持力度。

  郑浩书说,提起以前农场的环境,用“脏乱差”形容一点都不过分。村民卫生意识不高,随意丢垃圾,缺少垃圾屋的村民将垃圾留在路边,臭味十分难闻。

  去年,为支持金安农场整治环境卫生,澄迈县政府一次性拨付了64万元,还送来了部分环卫设施和运输垃圾的车辆。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金安农场共兴建38间垃圾屋,购买7辆垃圾车,还用上了专用倾倒垃圾的钩臂车,同时增聘了环卫工人,场区环境大为改观。

  宽敞的教室、标准化的塑胶跑道操场、修建中的教职工周转房……这是美丽的红光中心小学。

  “政府先是投入600多万元修建了教学综合楼,后来又投入200多万元装修,教育投入力度很大!”红光农场场长符朝良告诉记者,红光中心小学是按照省级标准化学校来修建的,基础设施条件非常好。

  为让农场群众喝上放心水,澄迈在红光农场东潮队配套建设了安全饮水工程,预计建成后可解决约25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同时,西达农场的红岗分场、昆仑分场,也纳入了该县新建水塔及管网的计划。

  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表示,澄迈作为推动农场属地化管理示范县,已全面将农场发展纳入了“多规合一”统一规划的范畴。

  例如,澄迈对红光农场发展畜草产业的支持,一方面通过“多规合一”确保产业用地,将相关林业用地调整为适合畜草产业发展的用地;另一方面,政府还积极参股畜草产业,预计将持有15%左右的股份,以加快其发展。

  杨思涛说,下一步,澄迈将全力推进农场属地化管理的两种模式:一是办理金安农场整体移交的手续,撤场设镇;二是在红光农场率先试点设立居委会,配备“两委”干部,并纳入今年村(居)“两委”组织换届的统一部署。

  (本报金江6月2日电)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
新版电子税务局9月1日全省上线
  截至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在澄迈等5个市县(地区)试点上线运行的新版电子税务局,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试点地区有1.国家税务局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上半年共减税降费66.75亿元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频出,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我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我省减免税额合计66.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