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潭门赶海季启动 3大主题活动玩转千年渔港

03.07.2016  19:54

  本报嘉积7月2日电 (记者赵优)今天下午,2016年潭门赶海季正式开幕。此次活动吸引了海南各市县乃至全国各地众多游客慕名前来“赶海”,赏美景、吃海鲜、共狂欢,享受千年渔港的南海风情(见上图,本报记者 张杰 摄)。

  据介绍,潭门“赶海”缘起于潭门渔民特有的闯海气概与本地南海渔耕文化。2015年,首届潭门赶海节成功举办,此后逐渐成为琼海的知名旅游品牌。今年,琼海深入挖掘潭门的人文风情和历史内涵,打造“中国的潭门,世界的赶海节”,展示潭门渔民千百年来在南海耕海牧渔的悠久历史。

  据了解,今年的潭门赶海季包含三大主题活动,全面诠释潭门之美。7月16日-17日,“海洋宝贝养成计划(亲子季)”将从网上征集/邀请20个家庭到访潭门,让青少年儿童通过模拟项目,亲身体验潭门渔家日常生产作业生活。8月5日-7日,传统的“潭门赶海节”上,将举办渔家传统祭海仪式、渔家传统技艺大赛等,展现潭门古老的民俗文化和现代渔民的风貌。

潭门赶海特色活动展现独特南海文化
今天,我们都是赶海人!

  ■ 本报记者 赵优

  云絮飘散,夕阳溢出余辉,潭门湾的潮水慢慢退去,开阔而平缓的浅滩上,游客聚集而来。

  “赶海啦!”从海口赶来的小游客杨芸微拉着妈妈的手,欢快地奔向海边。那里,人们卷起裤脚、拎上小桶、拿着工具,这边捡到一个稀奇的贝壳,那边正跟一只螃蟹赛跑……

  岸边老渔民脸上的笑挤出了皱纹,“别的地方可不一定有这景象!

  潭门湾,拥有近8公里长的优质海岸线和独特的潮汐规律。居住在海边的人们,赶在潮落时,到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称为赶海。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前后两天,潭门湾潮水退得最远,有3公里长,人们走在滩涂上常能发现惊喜:小虾、小鱼、小螃蟹、蛤蜊,都藏在这滩涂和礁石中,要靠眼疾手快收获美味。

  靠海吃海是潭门人谋生的手段,更是延续千年的传统。千年渔港上停泊着大大小小的渔船,这里被称作“最具有海洋精神的小镇”不无道理。

  “没想到更路簿背后有这么多故事。”在今天下午的“潭门赶海季启动仪式”上,更路簿传承人的讲述将中学生许叶带回了前辈与自然拼搏的动人故事中: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潭门渔民以布为帆,以风为力,用勇气甚至生命守护着这片浩瀚蔚蓝。另一边的图片展上,一幅幅图片清晰展示了海南渔民在南海诸岛留下的历史印记……“海南的渔民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经远赴南海生产生活,《更路簿》和众多史实证明:南海是中国渔民的祖宗海!”许叶说。

  到海况复杂的南海海域耕海作业,到家门口浅滩上赶海拾贝,大海本身已成为潭门人生活的一部分,大人们靠着它谋生,孩子们与它玩耍。

  水刚刚没过脚面的海岸上,到处都是前来赶海的游人,其中大都是父母带着孩子。他们卷起裤腿,带上小铲子和水桶下到水里,在海边踏浪戏水寻找各种贝壳、海螺、螃蟹和鱼类等大海的馈赠。或赶海拾趣,或漫步沙滩,或海鲜大餐……美好的亲子时光定格在沙滩大海之间,成为潭门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很有意义,也很有收获!以前只听说过赶海,但这次终于真正体验到了。”杨芸微向妈妈展示着自己收获的贝壳。

  “渔民捕鱼可没有这么轻松,他们在替我们守卫着这片大海。”这位妈妈轻声说道。

  天色渐暗,远处渔火点点。有诗人挥毫泼墨:碧波万顷,我们赶海。人生短暂,应付真情。渔火点燃,就是潭门。南海无边,俺的家门。

  (本报嘉积7月2日电)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
新版电子税务局9月1日全省上线
  截至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在澄迈等5个市县(地区)试点上线运行的新版电子税务局,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试点地区有1.国家税务局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上半年共减税降费66.75亿元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频出,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我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我省减免税额合计66.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