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90后步行279天 从漠河走到海口宣传中华传统文化

12.04.2015  11:41

      原标题:步行279天从漠河走到海口,他们沿路宣传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万里行徒步到海口

      279天,步行上万里。10日下午,中华文化万里行10人团队徒步抵达海口港。从祖国的最北端漠河走到最南端三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念支持着他们一路走来。

      步行279天,他们大多是90后

      10日下午1点,乘坐从海安到海口的渡轮,10人终于抵达海口。“从北方而来,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大海,大家都觉得很兴奋。”队员肖欢欢告诉南国都市报记者。她是一名90后,去年7月从湖南师范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便开始了传统文化之旅。4月10日,是他们徒步第279天。

      2014年7月6日早上7点,在年过半百的周志林带领之下,一群湖南大学生徒步踏上从祖国的最北端漠河走向最南端三亚的行程,其中大部分是90后、独生子女。因为喜欢国学,他们走到了一起。算下来,全程将近13000余华里。周志林告诉记者,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传承和发扬以道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社会倡议:寻中华文化之黄老根,聚中华文化之真诚魂,圆中华文化之健康梦。

      记者看到,陪伴10人的还有3辆三轮车,里面有少量的衣服、帐篷、锅碗瓢盆等等,这是10人的全部家当。

      尽管现在内心如此强大,刚刚上路时内心的害怕她仍感受深刻。“在大兴安岭行走的时候,几十公里都看不到一户人家,当时真心觉得害怕。”肖欢欢说,那里走了很远都荒无人烟,而且是刚刚开始徒步,大家是在相互鼓励中坚持了下来。

      放弃好工作,内心变强大不觉得辛苦

      袁雨田今年23岁,去年从长沙理工大学毕业,这位理科生在学校就加入了国学社团。团队里的男子效仿古人,蓄发以明志,他扎了一个小辫子,头发比一般的女生要长。他告诉记者,毕业时父母给他联系了电网的工作岗位,但他还是执意参加中华文化万里行,通过步行感受和宣传传统文化。

      “很多人都会问我们辛不辛苦,就看你怎么看待了,一开始我就把自己的后路给断了。”他告诉记者,还没上路之前就预计了困难,所以他下定决心不后退。每天步行下来,脚痛、起水泡一直困扰着他们,但是慢慢地大家觉得习以为常了。他认为,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炼,内心不断强大,也就不觉得辛苦了。

      当天,德行天下义工来到港口迎接他们,并陪同步行到居住地。德行天下义工告诉记者,中华文化万里行团队将在海口停留5天,期间将与各界人士分享万里行的感受,并走进大学与大学生进行传统交流。16日,该团队将从海口出发,步行至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