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确保湿地面积稳定在480万亩 75%纳入生态管控

22.03.2017  01:31
    湿地保护“赚得”生态效益

  湿地保护让陵水新村港焕发生机;让三亚城市面貌更靓丽;

  让珍稀鸟类安家海南;让湿地周边村民共享“生态红利”……

  2017年确保全省湿地面积稳定在480万亩,纳入生态红线进行管控的比例达到75%以上

  陵水新村港,目之所及是嫩绿的红树苗迎风摇曳;三亚河上的红树林里白鹭翱翔,悠闲起落,纯美自然;儋州新盈国家湿地公园内一只只珍稀鸟类,早已安家在此;海口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曾经的荒滩已成绿洲,周边村民从生态中获得收获,盖了新房,买了汽车……

  湿地保护——海南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今年,海南计划修复与恢复全省湿地生态面积共4520亩,其中新造红树林2770亩,退塘还林(湿)1750亩。

  湿地,正成为海南岛的“热词”,湿地生态、绿水青山正展现在900万岛民眼前。

 陵水

 

  临海湿地焕发生机今年将新造红树林2000亩

  因为红树林、因为湿地,陵水新村港,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站立海边举目望去,一株株嫩绿的树苗迎着海风摇曳。这是新村港红树林碳汇造林及生态恢复项目带来的变迁,该项目充分挖掘红树林湿地资源,将建成集生态景观、水道、栈道和观景台于一体的红树林湿地公园,并打造成中国最南端的候鸟栖息地。如今已初具规模。

  可两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海风腥咸,海浪迭涌。海湾里成千上万个渔排纵横交错,一口口鱼塘延伸至宽阔海面,不断蚕食红树林湿地。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茂密的红树林倚海而生,潮涨而隐,潮退而现,别提有多美了!”彼时的新村港是当地人脑海中最美的记忆。

  可自9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村民涌向红树林周边,大片红树林变成了鱼塘、虾塘,未经处理的养殖污水直排大海,致使红树大量枯萎死亡,湿地生态濒临崩溃……

  与新村港相依的黎安港,是海南唯一一个没有地表径流注入的半封闭性热带潟湖,集成了珊瑚群、海草床、红树林等多个海洋生态系统。由于近海养殖,黎安港同样受到威胁。

  改变始于2015年,为治理两湖生态环境,陵水计划投入10亿元,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严控污染源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分步骤解决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陵水于2016年5月在新村港启动红树林碳汇造林及生态恢复项目,计划新增、恢复红树林2009亩。

  根据海南省2017年林业生态修复与湿地保护专项行动方案,陵水2017年计划新造红树林2000亩,退塘还湿1000亩,在全省各市县中行列第一。不难想象,再过一段时间,这一片湿度又将迎来新的可喜变迁。

  三亚

  湿地修复扮靓城市容貌白鹭又回来了

  依水而生的三亚,流淌千年的东西两河穿城而过,滋养出两岸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初春的晨光下,几只白鹭张开翅膀掠过水面。经过“生态修复”后的三亚市民发现,湿地多了,水清了,白鹭回来了!

  曾经的三亚河红树林是一片茂密无边的“水上森林”,潮涨时,红树林仅露出树冠宛如水上绿岛;潮落时,栖息其间的鱼、浮游生物及鸟类则纷纷亮相,孕育出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然而伴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大潮,成片的红树林被野蛮推倒,一根根污水管悄然钻进河中,致使沿岸的红树林出现了长达9000多米的断带,不少红树林物种甚至灭绝消失。

  2015年,三亚开启“双修”模式,安排1500万元作为红树林修复项目资金,在三亚河修复红树林105亩,对其河岸沿线残次、断带和宜林滩涂地进行整地、清理、栽植和补植各类红树林苗木7万余株,修复三亚河的湿地生态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三亚市内面积最大的淡水湿地,东岸湿地公园曾是一处棚户区,大量违建的民房蚕食排洪沟,致使原有的大片湿地成为一潭死水。2015年,三亚决定将东岸湿地作为“生态修复”项目加以改造,同时承载城市水质净化、公共活动、市民休闲、形象展示、旅游服务等功能。

  三亚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如今,东岸湿地公园扮演的角色是‘三亚绿肾’,我们在这里重建了湿地生态系统,并在27.5公顷的水域中建有600多个人工岛供动物栖息繁衍。”

  一只只白鹭翱翔在三亚河上,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那更是湿地生态修复带给三亚的礼物。

  海口

  东寨港野菠萝岛新增400亩绿野“找回被海水侵蚀的陆地”

  “前几年,这片滩涂是光秃秃的一片。”游客陈先生因工作关系,曾多次来到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菠萝岛参观考察。近日,站在野菠岛栈道平台上,他看到岛外滩涂上一片郁郁葱葱。

  曾经,这些“海岸卫士”遭受多次伤害。1970年三江围海造田中,万亩红树林遭毁。1990年之后,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周边兴起养虾、养鸭、养猪等热潮。2012年演丰东河因过度开发导致污染,侵害红树林根系,大片红树林死亡。

  改变也在悄然推进。2013年起,海口市加大保护区的环境整治力度,投入1.5亿元关停、搬迁养猪场,咸水鸭养殖场全部迁出保护区。2014年开始,海口市又投入5500万元,启动退塘还林工程。2015年,野菠萝岛外滩开始大量植树,新增红树林约400亩。

  东寨港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陈松说,那一片新造的林地,是海南近些年红树林种得最好的地方之一。

  “这片滩涂的成林效果很好,有的地方密闭度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保护区工作人员陈伟介绍,他们选择栽种速生的树种,如无瓣海桑、拉贡木等,一年可长到一两米高。这些树种生成后,再栽种本地的树种,如红海榄、木栏、海莲等,形成生态性更好的混合林。

  陈伟说:“因为红树林具有造陆作用,陆地面积有望扩大,我们可以找回以前被海水侵蚀的陆地。”

  类似这样的生态修复成果,在东寨港保护区还有很多。这些年来,红树林的面积正在不断扩大。截至去年底,保护区已扩大红树林面积4800多亩。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这里的湿地也成为水鸟的“天堂”。 2015年8月,濒危鸟类黑脸琵鹭时隔七年后再现保护区,让工作人员为之振奋,也从侧面验证了东寨港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生态红利

  东寨港村民向生态要生产力“我们家盖了新房买了汽车”

  东寨港红树林生态环境的改善,也让周边的村民尝到了甜头。“我从2005年摆摊至今已有12年了。”长宁头村村民梁女士介绍,当年她在保护区附近一家饭店当服务员,结识了家在长宁头村的丈夫,结婚后就在保护区门口经营这个摊位。

  从梁女士的谈话中,不难发现她经营的摊位虽小,但生意做得还不错。“这里环境好,我们房子有了,车子也买了,赚的钱够花就行。”梁女士说,他们一家六口,2个小孩正在读小学,旅游公司每年会给村子分红一百万元,分摊到每个人头约有几千块钱。

  近几年,村子里新盖起了不少小洋楼。不少村民认为,这得益于红树林保护带来的生态红利。

  保护任务

  全省湿地面积稳定在480万亩争取出台《海南湿地保护条例

  海南岛湿地总面积达480万亩,共有5类25型,湿地类型十分丰富。

  海南省林业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专项行动方案中特别强调,各市县的湿地资源要划定生态红线,确保全省湿地面积稳定在480万亩。此外,各市县完成对各自辖区内湿地资源的摸底调查,确定湿地修复任务,争取2020年全省完成退塘还林(湿)任务0.5万亩,新造红树林0.5万亩,争取出台《海南湿地保护条例》。

  2017年,海南将对已纳入实现生态红线的322.9万亩湿地进行严格保护,确保纳入生态红线进行管控的湿地面积比例达到75%以上。

  2017年,海南将修复与恢复全省湿地生态面积共4520亩,其中新造红树林2770亩,退塘还林(湿)1750亩。

社会文明大行动,“女神们”在行动
  根据市妇联《关于组织开展“妇女姐妹齐参与,环境保护局
邓小刚:将制定最严地方标准管理汽车尾气排放
   “习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四环境保护局
刘赐贵:坚决履行好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使命担当
  原标题:刘赐贵在海南代表团全体会议上要求 坚决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