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凝聚青春的敬礼,熔铸灵魂的誓师

05.04.2015  16:32

  清明期间,山东日照共青团组织青少年在烈士陵园内举行入团仪式。共青团山东省委供图

   北京4月5日电 (记者 刘洪侠 李延兵) “总得有人去死,不是你就是我。我们去死了,其他人就能活。”“喜欢战争的没脑子,忘记战争的没良心。”清明期间,一部军事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看哭了无数网友。2015年的清明,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成千上万的青年在网上、手机上给自己追慕的英烈纷纷鲜花留言,有的青年在春光中走进烈士陵园参加祭奠活动,大家在线上线下用各种方式追忆那峥嵘岁月的热血故事,缅怀以致敬,奋进以传承。

   网上祭英烈 崇敬追慕点赞不停

  4月3日,在“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活动主网站上,中央网信办、共青团中央全体负责同志集体在线为英烈献花并留言。图为部分同志留言截图。

  “传承先烈遗志,弘扬时代精神,用青春谱写网络强国的华丽篇章。”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在网上祭英烈专题这样留言;“缅怀革命英烈,弘扬民族精神,用青春和奋斗共筑民族复兴中国梦。”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同期也写了留言……日前,在“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活动主网站上,中央网信办、共青团中央全体负责同志集体在线为英烈献花并留言,表示对先烈的缅怀,引发广大青年网友的积极响应,自4月2日开通至记者完稿时,网页上的留言量已达211万。

  4月3日,在“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活动主网站上,中央网信办、共青团中央全体负责同志集体在线为英烈献花并留言。图为部分同志留言截图。

  来自山东的聂老先生经常关注网上对先烈们的评价,4月1日,当正在北京办事的他得知中央网信办、团中央启动了清明祭英烈活动,鼓励大家通过线上留言的方式缅怀先烈时,他特意来到中青网将已经写好的对邓小平同志的缅怀留言交给了记者,希望能够第一时间表达敬意。

  “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到死也不会被人所知道,但他们却为了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死犹荣。作为国家的新生力量,我们要为祖国的发展全力以赴。”在诸多留言者中,有一名叫秦钰的网友,他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他说自己小时候最喜欢缠着爸爸,让他讲一些当兵时的事。长大后,对军人了解得更多了,心中也就越发佩服他们,在现实生活不能经常去烈士陵园看他们,就选择每年的清明、七一等日子来网上跟他们“说说话”。

  “清明祭英烈”微博话题。网络截图

  “他是个暖男,且多才多艺……但最爱的还是开飞机和画画。他最得意的一张画作是驾驶他的爱机从航母上起飞,他起名这画叫夙愿。2001年,他的81192在驱离一架转入领空的外军电子侦察机时被螺旋桨打掉尾翼,消逝在海天之间。12年后,一支编号为16的航母率编队驰骋过他曾护卫过的海空。他叫王伟,他和81192没有返航,他和81192一直在巡航。这是网友”进击的熊爸爸“在#清明祭英烈#微博话题中发布的”致那些逝去的脊梁“长微博的部分内容,在这条阅读量超过30万次长微博中,”进击的熊爸爸“用细腻的语言让网友们重新认识了王伟、邱少云、钱学森、方志敏等英烈。

  截至4月4日下午,微博话题总阅读量已经超过4243万,50多万人参加讨论,无论是文采飞扬的文章,还是一次转发一个赞,网友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献上表达着内心的情怀,正如“进击的熊爸爸”所说,“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

[page]

   共铸中华魂 一场净化心灵的爱国行动

  在福建三明市,青少年在向烈士墓碑敬献鲜花。福建团省委供图

  “只要身体允许,我都会坚持到济南英雄山、长清福寿园去缅怀长眠地下的战友。这是对烈士的缅怀、告慰,我们未曾遗忘他们。”4月3日,现今88岁高龄曾参加济南战役荣立一等功的袁永福这样告诉记者。

  与袁永福一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宇表示,自己每年清明都会特意去烈士陵园寄托哀思,“有些人会觉得去陵园害怕,但我不会。每到一个地方我最先去的一定是烈士陵园,每次去都有不一样的心情,想想战友的保家卫国的壮举,也让自己有了坚持走正路、保证廉洁的信念,对于一个已经当兵40年的军人来说,每一次祭奠都是对自己心灵的一次净化。

  不仅仅是怀有军旅情怀的人,在清明期间为烈士们献上一束花、参加一次红色纪念活动也是很多青年们的选择。

  在浙江,细雨中,120多名大学生和30多名记者举行烈士公祭仪式,并随后启动了“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巡访活动,他们将实地走访省内外革命遗址,聆听革命老战士、抗战亲历者讲述历史,传承和发扬先辈精神。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江西各界青少年为死难烈士敬献花圈。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供图

  在江西,随着300名青少年在“点赞墙”上为革命先辈“点赞”,“万人重走红军路”活动启动,青年现场聆听井冈山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和入团入队仪式,共同缅怀英烈不朽功勋。

  ……

  连日来,各地网信办、团委广泛组织了祭扫烈士陵园、革命历史讲座、英烈事迹展览、烈士诗抄朗诵等纪念活动,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传播,实现了多重影响覆盖。

  清明期间,“网上祭英烈 共筑中华魂”专题截图

   铭记历史 一次筑梦的誓师

  今年的清明,对于齐齐哈尔朝鲜族中学的学生来说有点不一样,他们在学校组织下看了刚上映不久的电影《智取威虎山》,在光影中了解到影片主人公原型杨子荣的故事,不仅学到了先烈事迹也享受了春日的阳光,“杨子荣曾担任过齐齐哈尔市车辆厂党委书记,让同学们通过看电影的方式铭记先烈事迹,缅怀所有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清明不一定就是一个要一味悲伤的节日。”日前,知名作家苏芩在参加红色文化故事访谈时表示,自己更愿意把清明当成诗一样的节日,“对于普通人,清明节更多的是扫墓和春游,清明是跟春天特别接近的节日,可以敞开心扉接触自然,洗涤自己的思想,端正自己的心态,把自己内心的垃圾倒出去。”苏芩说,先辈们让我们过上了稳定而有尊严的生活,把自己的事情干好是对他们最好的缅怀。

  “祭奠烈士意味着我们的一种共识。”经历过战争的陈宇同样认为过好每一天才是对先烈的最好祭奠,“年轻人要珍惜我们今天的大好时光,好好地活着,活好每一天,对烈士的祭奠要有积极的心态,你们幸福每一天更是烈士们所期盼的。

  中华民族的崛起,是无数先贤烈士筚路蓝缕,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在通往中国梦的道路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是“共和国的脊梁”。在网上祭英烈专题留言板中的文字就象奔腾不息的长河,延续着对祖国赤诚的热爱和对英雄的追思与敬仰,“倒下去,站起来,钢浇铁铸,前仆后继,那些岁月的人和事每个炎黄子孙都不能忘记。”“只有缅怀先烈,将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世代相传,青春中国走在奋进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