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深渊科考队航行68天获七大成果

23.03.2017  18:23

  中新社三亚3月23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科学院深渊科考队23日返回海南三亚。据专家介绍,深渊科考队TS—03航次航行68日,共执行113项试验与科考任务,主要获得七大科研成果。

  此次科考队于2017年1月15日从三亚出发,赴马里亚纳海沟海域,执行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渊前沿科学问题探索与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等任务。

  “探索一号”科考船船长刘祝说,TS—03航次共有成员60人,历时68日,航行7929海里。科考队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和雅浦海沟,针对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海洋地质、深渊生物、深渊生态及深海装备技术等学科执行试验与科考任务。

  航次首席科学家包更生介绍七大成果:

  ——使用中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海底地震仪,在挑战者深渊完成了两条万米级人工地震剖面测线,使中国成为全球首个获取万米级海洋人工地震剖面数据的国家;

  ——中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三次突破水下滑翔机的世界下潜深度记录(6003米),最大下潜深度达6329米,获得大量高分辨率的深海科学数据;

  ——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号自主遥控水下潜水器5次下潜进入万米深度,并在10886米深处着底,使中国首次实现万米海底的巡航遥控和实时视频影像传输播放;

  ——使用原位实验号、万泉号、天涯号深渊着陆器对中国自主研发的一系列深海装备进行了试验和实际应用。其中,科考队使用自主研发的全海深万泉号着陆器和海底地震仪,在10900米海底布放多个具有精确坐标位置的海底标识;

  ——使用自主研发的4型装备,20次进入挑战者深渊大于10800米的海底,最深达到10911米。由此获得1200度升水样、330多个海底大生物样品、近4升海底沉积物样品等,并在国际上首次在万米深度获得保压气密水样;

  ——在雅浦海沟7884米深度获取一尾深海狮子鱼样品,这是国际上在雅浦海沟首次发现狮子鱼;采用中国研发的深海摄像机在挑战者深渊8152米深度记录了狮子鱼的活动,这是目前国际上发现的鱼类生存的最大深度;

  ——科考队在8638米和9373米深度分别获取了3.61米和2.16米长的海底沉积物柱状样品,刷新了国际上深海长柱状地质取样的深度记录。

  “万米海斗深渊不再是中国科学家的禁区。”包更生说,中国有能力在这一世界前沿科学领域进行开创性的科研工作,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更多贡献。(完)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