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现代战场的“矛” 和“盾”
西北某试验场,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某型号武器正中靶标,顺利通过性能考核验收。
现场一片欢呼,武器研制部门的领导走到试验场一角,拉着总参工程兵某研究所八室吴飚主任的手说:“太感谢了,没有你们研究‘盾’的专家参与,我们对‘矛’的研究也不会有如此进展!”
该研究所政委陈乃强介绍说,近年来,他们以实战需求为牵引,创新科研模式,探索了一条“攻防结合、铸盾砺剑”的科研新路,有力地促进了部队战斗力建设。
自古以来,进攻的“矛”和防护的“盾”,永远是一对“冤家”。因此担负武器研制和防护工程研究的部门,“理所当然”成了不相往来的“矛盾体”。突破这个思想藩篱,总参工程兵某研究所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信息化条件下,常规武器命中精度、毁伤威力不断提高,对武器破坏、工程防护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防护工程研究也由核武器与常规武器防护并重,转向核威慑条件下的高技术常规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研究。
上世纪九十年代,该所科研骨干刘瑞朝大胆设想:“能否与武器研制部门合作攻关,让‘矛’与‘盾’在知己知彼中携手并进?”该所党委敏锐意识到拓展这个领域符合军事斗争准备需求,应给予大力支持。一经调研,武器研制部门喜出望外,他们的许多技术难题需要“防守”方帮助解决。
“这样做是种了别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地。”听说要与武器研制部门合作,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这是“不务正业”。
“只要对提升战斗力有利,就要勇于尝试!”该所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攻关团队,由刘瑞朝领衔,与多家武器研发部门合作展开研究。
年轻的科研团队“摸着石头过河”,查资料,搞调研,深入一线采集数据,仔细校核比对,展开了大量探索性试验。
实验室里,伴随一声巨响,模拟“导弹”准确命中靶板。他们的研究成果既提高了武器打击精度,又摸清了作战防护的规律,“矛”“盾”双方都尝到了甜头。很快,相关领域寻求技术合作的单位纷至沓来。
近年来,该所先后与百余家军内外单位开展了千余项技术协作,取得了大量创新性科研成果,有力助推了部队战斗力建设。
牢记使命,以只争朝夕、奋不顾身的精神投入科研攻关
对武器研制部门来说,只有深入研究武器效应,才能合理优化武器战斗部参数,提高武器毁伤威力。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动态威力试验手段成为制约武器研制的“瓶颈”。
针对部队战斗力建设的急需,该所于2002年展开“某动态威力试验系统”研制。该系统结构复杂、非标准设备多、技术难度大,为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建成、当年使用”的目标,该所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地艰苦奋战。
进入实弹测试阶段,刘瑞朝领衔的科研团队遇到了如何在野外条件下准确测量实验数据的难题。经过上百次实弹实爆试验,还是没有任何进展,多名国内专家都感到束手无策。
一个假日,为了给科研团队减压,该所领导连拉带拽把刘瑞朝等人“请”到剧场听豫剧。乐师重锤击鼓的震动效应,令刘瑞朝茅塞顿开。顾不上与所领导打招呼,他便急匆匆地跑回实验室,根据锣鼓震动原理,研究探索数据采集方法。
仅用了11个月,该所就完成计划需两年才能完成的工程量,当年就为相应武器研制提供了试验平台。多年来,该所利用该平台先后完成了9种型号、15种战斗部的上千次试验,大大缩短了武器研发周期。
紧盯前沿,顺应作战样式和武器发展的最新趋势
创新永无止境。该所建成了一套大型爆炸模拟试验装置,当初只是供工程防护研究使用。没想到,在与武器研制部门合作的过程中,这套试验装置有了新的用途。
一次试验交流中,航天专家说,飞行器的研制必须先在地面进行模拟试验,地面试验成功了才能飞天。然而,当时最大的困扰是缺乏有效的地面模拟试验手段。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久,年轻博士周松柏在专家的指导下,利用专业特长,大胆创新,将防护工程研究用的材料进行技术改进,使其满足飞行器空间飞行气流模拟条件,成功实现了飞行器原型的地面模拟试验,为武器研制提供了一种先进可靠的地面试验手段,为国家节省了一大笔研制经费。
去年,该所利用某大型模拟装置试验环境,创造性地完成了某飞行器原型试验。
近年来,该所在不断巩固传统土木工程防护技术基础地位的同时,突破思维定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大防护”“综合防护”领域积极探索,促进了防护技术创新发展。
“科研攻关要适应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必须顺应作战样式和武器发展的最新趋势。”该所领导在阐述科研思路时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