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是天涯海角坑了谁,还是谁坑了天涯海角

03.10.2014  16:47

  国庆节当天,澎湃新闻网发布报道称,“(三亚)天涯海角景区从上午9时起至中午,景区内并未发现人山人海的景象。多位游客吐槽,天涯海角景区101元的票价并不值,‘几块石头而已,没多大意思’,‘挺坑爹’。”这篇题为《游客花101元看几块石头吐槽天涯海角门票"坑爹"》的新闻随后引起了诸多媒体转载和网民讨论。据海南舆情研究中心统计,48家网站转载了这篇报道,网民在论坛、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留言约1700余条。在黄金周首日,三亚天涯海角景区成为了国内网络关注的焦点。而相比外地许多网民的调侃和误解,海南本地的网友对这篇报道表达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缺少的是景观,还是文化?

  由于在澎湃新闻网的报道中,对“未发现人山人海的景象”、“101元的门票太贵”、“几块石头没多大意思”的观点仅来自于作者和几位游客的观感,故而引起了许多海南网民的不满。将天涯海角比喻成为“几块石头”,是最让海南网民难以忍受的地方。与景区同名的天涯社区的海南发展版块中,一位海南网民“琴祺姝桦”对澎湃新闻的这篇报道嗤之以鼻:“天涯海角游览区配套设施和游乐设施确实也相对少了点……(但)文化渊源流长,不仅是历史上中国南部大陆的终端,更是海洋的开始。不仅是地理上的重要地标,也是中国人心理上空间和情感最微妙的交集。中国人常常用“天涯海角”来比喻路途的遥远和时空的终点,进而引申为情感的忠贞不移。(天涯海角是)一个满足了中国人心理和情感期待的地方”。“天涯海角游览区内的最早的石刻“海判南天”,是清代康熙年间(1716年)进行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地图《康熙皇舆全览图》测绘活动中留下的测量纬度的标志,“海判南天”是历史上中国版图的天地分界线,南为赤县,北为神州,重要性由此窥豹一斑。”有网民也在微信上指出,“天涯海角一词来自于韩愈的千古名篇《祭十二郎文》。这篇祭文一字一泪,文中有‘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一语,后人便把它引伸成‘天涯海角’这句话,用来比喻情感相依而身心极远。”“把天涯海角看作是“几块石头”,那是对中国文化的无知。当然也反映了其文化的缺失。”

  也有网民认为,“对于有情怀有文化情结的人和媒体来说,它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对于没有那种文化情结的人来说,它不就是石头吗?在现在这个言论高度自由的社会来说,我们应该习惯那些不和谐的声音,在我们心中有个正确的评判就行。

  稀疏的是游客,还是责任?

  对于报道中“未发现人山人海的景象”的说法,三亚旅游业人士纷纷表示不解。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三亚新闻网记者,真正的游客高峰一般都从3号开始。“因为1号、2号,自驾游的游客还在路上。”据三亚旅游委发布的消息称,10月1日当天,三亚天涯海角、南山等七大景区共接待游客3.17万人次,同比增长2.92%。平均每个景区不到5000名游客。但在10月2日,七大景区接待游客数量便增加到了5.27万人次,其中天涯海角、南山等景区人数均超过万人。被澎湃新闻网草草引用信息的三亚市旅游协会官方网上显示,在2013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天涯海角10月1日接待游客0.71万人次。但到了10月3日,游客人数就上涨到1.7万人次。4、5两日,更是突破两万人次。

  一位网民据此表示,“《天涯海角门票坑爹》的作者所处景区正是游客量小的时段,如实描述观感虽然不能算错,却具有误导性。每一篇新闻都应代表着媒体的专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如果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只能叫做‘游记’,不能叫做‘新闻’。发在专业新闻网站上,更是荒谬。”

  昂贵的是门票,还是学问?

  “琴祺姝桦”认为,“从新闻专业角度而言,问题主要有一是片面性采访。这里出现的几个人物,所论述或证明的,对天涯海角而言都是负面的消息。从客观公正的角度而言,为什么不采访那些觉得在天涯海角玩儿得很值的游客?既然涉及到价格问题,为什么不采访物价部门?”“琴祺姝桦”对澎湃新闻网“新闻专业角度”的批评得到了海南本地媒体人的支持。在海南微信圈中,本地媒体人纷纷吐槽:“这也能算新闻?”“郁闷,还能不能一起愉快的吃媒体饭了?”“微博上四大被吐槽职业为医生、律师、警察、记者。看完报道后,我觉得这是记者要进前三的节奏”。

  南海网阳光岛社区版主“阳光小子”认为,对天涯海角景区门票价格昂贵与否的讨论,本质上是媒体对市场经济规则缺乏足够认识。从经济学角度讲,定价是市场的权力,由景区和游客共同制定。如果天涯海角景区定价过高,游客自然会“用脚投票”,逼迫景区将门票价格下调。通过舆论声讨景区门票价格过高,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但由于国内民众普遍缺少经济学常识,对市场经济的缺乏足够了解和认同,也使得市场化媒体总能以“昂贵”、“免费”之类的新闻角度来吸引读者。这不但误导了读者,也无意中干扰了市场,降低了市场的运转效率。“所以,在媒体上讨论天涯海角门票贵不贵,应该基于经济学供求公式,而不应该基于一个记者的切身感受。”(记者张睿轶 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