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胶集团开展职工技能比赛 夯实改革发展基石

13.11.2015  12:15

  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事关国家战略安全。一个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技术过硬、心态稳定的人才队伍。近年来,在胶价低迷的新常态下,如何保证胶工割胶技术逐步提高,建设一支凝聚力强的队伍,已然成为海胶集团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2015年,海胶集团工会在去年省农垦集团工会支持指导举行“万名胶工技术大练兵”活动的基础上,确定今年为“员工技术年”,在各基地分公司陆续开展以“讲技术、抓技术、练技术、赛技术”为主题的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

  “提高职业技能,增强职业责任。” 海胶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梁运强告诉记者,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层层讲技术、层层抓技术、层层练技术、层层赛技术,营造尊重劳动、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在胶价低迷的时期,更要注重提高胶工割胶技术,为海胶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聚人心  胶价低迷更要携手共渡难关

  众所周知,割胶是天然橡胶生产最重要的环节,胶工割胶技术水平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到橡胶的产量,关系着天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割胶时下刀的深浅度差之一厘一毫都会影响产胶量。”海胶集团基地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割胶技术好的胶工产量可高出15%左右,所管理的树位至少能割40年。

  由于海南农垦的胶工队伍大多为上世纪90年代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区招聘而来,现已大部分老龄化,逐年达到退休年龄。加之近期天然橡胶价格持续处于低位徘徊,难以摆脱“熊市”局面,导致胶工收入大幅降低。当前,日益严峻的胶价市场低迷形势,逐渐凸显的胶工短缺问题,成为制约各基地分公司生产管理的新瓶颈。

  “大环境不能选择,但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海胶集团面对新形势,拿出新举措,应对新挑战,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成为海胶集团“强技能、聚人心、谋发展”的重要抓手。

  据海胶集团工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考核相结合,每一位选手不仅要掌握割胶基础知识,还要重点训练磨刀、低割线阳刀、中割线阳刀、阴刀等技术,做到“既要动手,又要动脑,既要比效率,又要比质量,既要比业务,又要比技能”。

  此外,基层管理人员参赛也是今年活动的亮点之一。近年来,为扭转干胶生产的被动局面,不少基层管理人员拿起胶刀,走上林段,与胶工共同面对当前干胶生产的困难。仅以山荣分公司为例,去年全年该分公司号召顶岗割胶,先后有200多名生产队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参与顶割。从习惯了坐办公室到重回林段割胶——如何提高这些基层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样事关海胶基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办好此次赛事,按照集团部署,各基地分公司纷纷行动起来,通过层层动员,广泛发动,进一步推进本单位全员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形成热潮。

  在龙江分公司,胶工、割胶辅导员、保安队员、护林保胶员以及党员、女工、分公司机关管理人员被分为7个组别,从最基层的生产队开始,层层选拔参赛。

  在金江分公司,督导小组下到生产队,要求参赛选手掌握 “刀身结合,身带刀走,行刀要稳,接刀要准”的“割胶秘诀”,将割胶套路、人员分组、人员选拔一手抓。

  在山荣分公司,各生产队、作业区逐级成立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领导小组以及割胶技术指导小组,采取业余训练和集中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割胶训练工作,并每月组织检查、监督、评比活动。

  岗位练兵强素质,技能竞赛显身手。从生产队到机关部门,从胶工到管理人员……这场热热闹闹的割胶比武活动,正在集团上下热烈开展。据初步统计,截止今年9月中旬,已有近3.53万名选手参与到2015年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中来,其中胶工2.876万人,辅导员2537人,基层管理人员4072人。

  心连心,才能让和谐的基石牢固起来。金江分公司工会副主席陈海南对此深有感悟。他告诉记者,越是胶价低迷的时候,越是要有凝聚人心的“武器”。通过开展练兵比武活动,大家聚在一起练习割胶,不仅能让全员形成一个“学割胶、练割胶、比割胶”的氛围,还能更好地调动胶工割胶的积极性,稳定胶工队伍,保证干胶产量。

  “困难什么时候都有,关键是我们要时刻保持信心,并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与集团同仁一起携手共渡难关。”龙江分公司总经理罗君说,尽管现阶段面临胶价低迷的形势,但基地分公司仍然要以保生产、保生活、保稳定为基础,扎实工作,拿出解决问题的“良药”,为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练技术  誓从割胶“门外汉”到“神刀手

  橡胶树,又被称为泪树。一刀下去,白色的橡胶乳汁犹如它的眼泪哗哗而下。这一刀的深浅关乎胶树的“疼痛”和成长,而要从割胶“门外汉”到“神刀手”,每一位胶工也都需要经历这样的“蜕变”。

  这个夏天,割龄已有10年的山荣分公司扫水作业区胶工刘道栋才发现割胶还有如此多的门道。原来,刘道栋过去只是一味地割胶,并未认真研究过割胶技巧,导致伤树情况频繁发生。

  得益于参加这次比赛,刘道栋近距离观看了不少优秀胶工的割胶表演,才发现他们的下刀、行刀、收刀,是那样的稳、准、轻、快;手脚和身段,配合十分协调,动作分外灵巧,就连切片的大小也一样,割面平滑规整。一场割胶比赛下来,仿佛就像看了一场精湛的艺术表演。

  成绩鼓舞人心,差距催人奋进。刘道栋坦言,经过割胶培训,自己提高了割胶速度,减少了伤树概率,产量自然也提高了不少。这次的活动不仅为他提供了锻炼的平台,也让他学会了许多割胶技巧。

  割胶工作,说到底是经年累月的重复和坚持。

  几乎每一个优秀胶工都走过这样的历程:刚开始,胶刀在手里不听使唤,那就得下决心苦练;练刀的树桩竖在家门前,除了空闲时间,有时候吃饭时间也不停刀,天黑了,戴起胶灯又练……额角冒出了汗,手上磨出了泡,不知割了多少树桩,割胶技术才能逐月提高。                                             

  对于这种“毫无捷径的闷头苦练”,现已从一名普通胶工成长为长征分公司第一作业区总辅导员的姚红亮最有发言权,他不仅是第四届全国割胶工技能大赛的冠军,此前也已斩获第三届全国割胶工技能大赛的第二名。

  他告诉记者,橡胶树树皮从外到里分为粗皮、砂皮、黄皮、水囊皮、形成层5层,而黄皮层内的胶水量便占整棵树胶水量的20%。根据割胶技术规程,割胶要既不伤树,还要尽可能地多出胶水,就必须割到黄皮层的深度,距离是1.4毫米—1.8毫米,这仅相当于是一张A4纸的厚度,精细程度可想而知。姚红亮之所以有此感悟,是因为第三届全国割胶工技能大赛时,他正是因为0.01毫米的差距,惜败给海胶同僚。

  胶刀在手,一份拼搏在心头。姚红亮感慨道:“你别小看这0.01毫米,即使是这么微小的差距,也会影响到胶水的产量。如果每个胶工都能与割胶标准缩小0.01毫米的差距,那么即使是在胶价不景气的当下,从生产队、分公司,再到海胶集团,胶水产量就一定能积少成多。

  谋发展 练兵比武夯实改革发展基石

  “我想代表海胶参加2016年在故乡云南举行的全国第五届割胶工技能大赛。”这是山荣分公司志高作业区荣界队副队长兼辅导员杨永华悄悄告诉记者的心里话。

  曾经拿下2014年海胶集团割胶技能比武决赛冠军的杨永华,深知提高割胶技术的好处:通过培训,他所在树位的胶水比过去多了20斤,“我想把自己所学的割胶技能带回到老家,传授给父老乡亲们,一展海胶人的风采。

  得益于海胶集团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割胶“神刀手”大赛,许多基层一线的胶工被选拔出来,在历届省内及全国的行业赛事中崭露头角。仅在第四届全国割胶工技能大赛中,海胶集团不仅独揽磨刀技术考核、割胶技术考核、综合奖3金,还共斩获48个奖项中的16项,成为比赛的最大赢家。

  面对过往如此优异的成绩,梁运强坦言,开展练兵比武活动除了要发现和选拔优秀割胶技术人才,更主要的是希望通过比赛效应,以点带面,促进胶工割胶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及橡胶管、养、割等过程中的规范管理,为实现海胶集团橡胶稳产、高产打下基础。

  近年来,面对行业大环境的影响,海胶集团在生产经营面临严峻考验的关键时刻,仍旧不断积极探索新常态下的发展之路:从发展军品军材战略全面起航,到军用航空轮胎通过军方装机评审,从调整基地分公司管控模式,到推进定岗定编工作,从全面实行四天一刀割制,到大力发展200万亩核心胶园建设……海胶集团从来不缺乏自我革新的勇气,海胶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向前奋进的步伐。

  “我愿五指握拳再开拓,打造橡胶航母橡胶王国!我愿放声高歌再高歌,唱响我的海胶我的歌……”在很多海胶人心里,这首《我的海胶我的歌》既唱出了海胶人奋进的精神风貌和豪迈情怀,也唱出了海南橡胶集团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谋发展的企业宗旨。

  “向技术要质量,向技术要产量。”这个夏天,海胶人正在用练兵比武的实际行动,在这个“行业寒冬”中点燃心中的一团火——他们要一起携手共进,风雨同舟,共谋发展。(记者 林 倩  刘棠琳  通讯员 左国辉)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