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浪里 海石花开 三亚海洋生态修复效果显著

30.08.2017  12:35

 

  ■ 本报记者 袁宇

  透过水下摄影机,人工投放的环形不锈钢礁盘与水泥鱼礁上,新生珊瑚与贝类藻类竞相争艳,隐隐现出橙、黄、蓝、白、红各类颜色,一群群小指长的鱼宝宝正好奇地探索自己的新家园。这是三亚蜈支洲岛的人工珊瑚礁生态系统,利用不锈钢材质的人工礁基,移植造礁石珊瑚,加速珊瑚苗生长,促进珊瑚礁群落的加速形成。

  为了加快珊瑚及珊瑚礁的保护和恢复,自2013年起,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会同国家海洋局、中科院等多家单位连续四年在蜈支洲岛周边投放了500多个不锈钢材质的人工礁基,并移植了3500多个造礁石珊瑚,同时,还投放了2000多个水泥鱼礁和废弃的旧船。目前,部分海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重新焕发出强大生机,海洋生态系统正逐步得到恢复。

  珊瑚,被誉为“世界上最精彩的事物之一”。不断生长的珊瑚礁,会将鱼类、藻类及其他动物聚集起来,渐渐演化为一个生物超市、一座海底城市。近年来,三亚通过与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科研机构合作,以点带面,带动民间力量参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取得显著成效。近3年内,三亚海域珊瑚礁覆盖率明显提升,部分海域的珊瑚礁覆盖率有望突破50%。

  对症下药 为珊瑚“治病

  珊瑚“生病”了。陆源排污、非法渔业活动、长棘海星等敌害生物的大量繁殖,以及超容量的旅游活动,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主要病源。

  为珊瑚治病,“主治医生”得先定下来。1990年,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运而生,这也是首批成立的5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之一,以珊瑚礁及其生态系统为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

  “保护区成立之初,渔民盗采珊瑚礁的不少,珊瑚礁生态系统破坏严重。”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任傅捷透露,在三亚西瑁洲岛海域,珊瑚礁覆盖率一度从80%下降到20%,“海底不仅没有珊瑚,连一条鱼也看不到,是一片寂静的‘死海’。

  盗采乱象如何治?还得从源头入手。“渔民盗采珊瑚礁,根本上是生计考虑。”傅捷说,保护区由“”到“”,引入生态旅游开发企业,实行严格的准入管理,为渔民谋出路,渔民变身旅游公司的员工,吃上了旅游饭,“现在渔民们反而争相保护起珊瑚礁来,因为鱼群越多,珊瑚越美,游客就越多,工资就越高,生活会更好。

  保护区还下大力气引进更先进的执法船,加密巡护巡查,打击保护区内的非法破坏行为,并在保护区内相关区域的海滩、礁石、山顶等场所设置视频监控点,将监控与巡查有机结合起来,双管齐下。

  严管严治之余,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着手清除危害珊瑚虫成长的长棘海星,试点珊瑚人工繁殖,为珊瑚“宝宝”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十年苦功,保护区内的珊瑚礁覆盖率逐步回升,昔日荒凉的“海底沙漠”迎来一批“新住客”。“保护区现有造礁珊瑚110余种,各类动植物近500种,还有玳瑁、绿海龟和中华鲎等濒危物种。”傅捷说,今年9月,保护区内的珊瑚礁监控中心将投入使用,珊瑚的人工培植将从实验室走向大海,从定点移植到全面铺开,“未来3-5年内,珊瑚礁覆盖率有望达到50%。

  全民参与 为鱼儿安新家

  三亚的珊瑚礁广为人知。三亚附近的蜈支洲岛,周边海域10米到30米的水下有若干珊瑚礁群,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潜水度假。

  近些年来,由于海水升温、环境污染及过度捕捞等原因,蜈支洲岛的珊瑚覆盖率从2006年的50%左右退化到2013年的不足10%。

  “海洋生态的恶化,对景区的效益造成了冲击。”蜈支洲岛旅游区副总裁杨晓海透露,为了修复退化的海洋生态,景区自2010年启动鱼礁项目,后又与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海南大学合作,开展万亩海洋牧场项目,“目的就是通过投放人工礁基,加速海洋生态的修复,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人工鱼礁船型礁的投放,意义深远,却又趣味横生。报废船只经过严格程序改造成人工鱼礁船型礁,由摩托艇与快艇一路牵引“护航”来到沉礁区。工作人员再在船体头尾处打开进水孔,渔船很快进水沉没。这动静“激活”了海底的鱼儿们,熙熙攘攘的鱼群,如人类赶集般热闹。“有眼光”的鱼儿们很快便选定这块崭新船型礁作为自己的新家。

  多年的投入建设,三亚蜈支洲岛的周边近千亩海域内有各类水泥鱼礁1418个,25600空立方;船型礁19艘,11700空立方,形成了良好的海洋生物圈,初步具有海洋生态修复效应,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为水上体育运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据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负责人陈宏介绍,每年3月至5月是珊瑚产卵期,将野外采集的珊瑚卵在实验室进行人工孵化。随后,珊瑚幼虫会慢慢地附着在他发明的珊瑚核上,待将其有效固定且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再将珊瑚核钉在海底。这种方式也被称为“珊瑚养殖”。

  “目前,我们已能通过单水螅体无性繁殖的方式,移植硬珊瑚的所有品种,能有效解决珊瑚无性繁殖难以经受台风考验等难题。”陈宏说。

  更多的民间机构在行动。三亚大小洞天景区设立我国首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地,全国首个以海洋环保为主题的民间公益社会团体——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从三亚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拥有近10万注册志愿者的庞大群体……

  立法为盾 守护碧海石花

  美丽的珊瑚礁,是鹿城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不少市民游客惊叹珊瑚之美的同时也在担心:“珊瑚礁生态如何永葆青春?

  事实上,令傅捷印象深刻的是,三亚地方政府在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上“非常给力!”。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5年,三亚被列为全国城市转型发展试点市,推进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统一治理山海河,整顿旅游市场。这一年,三亚成立全国首支旅游警察队伍。“旅游警察成立后,也成为我们制止伤害珊瑚的非法旅游行为的重要手段与依靠。”傅捷说。

  不仅如此,三亚一直在努力探索更好地保护好珊瑚礁,保护好海洋生态。

  三亚的“双修”实践中,将岸源污染纳入到生态修复工作重点,通过封堵所有城市排污口,严控岸源污染入海,三亚近海生态系统得到进一步修复。

  “在治理城市污水排放的基础上,今年三亚启动了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确保海洋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段德玉表示,经过治理,三亚目前已管住了绝大部分的城市污水排放,海水中的悬浮物与无机氮含量持续下降,98%的海水水质为国家一类水质,仅部分港口、河口出现一类外水质,“目前对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跟踪监测工作也已启动,将为后续工作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持。

  此外,三亚立法为盾,有力守卫市民游客的碧海银滩。

  “目前三亚出台了《三亚市水上旅游管理办法》《三亚珊瑚礁潜水旅游用海生态补偿赔偿办法》等多部地方法规,对海洋生态系统进行系统性地保护,尽可能减少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损失。”三亚市政府副市长李劲松透露,其中三亚对涉海旅游项目实行严格容量控制,同时严控海上及海岸工程,遵循“谁破坏、谁修复”原则,让涉水企业树立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主人翁意识。


编辑:王晓东
陵水海底铁塔育珊瑚
  日前,陵水黎族自治县分界洲岛附近海域的海底,中新网海南频道
近年来我省多举措促海洋生态环境持续保持良好
近年来我省多举措促海洋生态环境持续保持良好 握指人民政府
海南省“海洋运动旅游风情小镇”呼之欲出
蜈支洲岛探索“体育+旅游”生态模式 海南省“海洋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