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师大孕育于古老书院之中 65载春华秋实延续不老传说

17.11.2014  12:11

      历经停办撤并的教师摇篮

      学校创办后,全体师生的第一张合影。

      海师大65载春华秋实

      2014年11月8日,海南师范大学迎来65周年华诞。

      难忘1949年的秋天,“海南师范学院”在历史悠久的海南琼台书院内播下种子;1958年,它又以“海南师范专科学校”之名从1953年被迫停办的尘埃中站起,屹立至今。

      峥嵘岁月,悠悠情愫,海师人用青春和汗水、智慧和博爱、豪情与壮志,写就了昨天的辉煌,更挺起了今日的脊梁。

      海口市龙昆南路繁华的路段上,一座高等学府静静矗立。那道朴素的大门仿佛能够隔开两个世界——无论校外如何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校内依旧书声琅琅,师生自在怡然。

      那是被称作“琼岛名校,教师摇篮”的海南师范大学,65年的厚重历史让它在这个海岛上芬芳远播。

      近来椰城午后多雨,可操场上仍有健儿在挥洒汗水。听着远处传来的呐喊加油声,该校原党委书记、校长李光邦总在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半个世纪以前。那时的海南师范大学还叫做“海南师范专科学校”(下称“海南师专”),刚刚从被迫停办5年的尘埃中重新爬起,处处洋溢着青草的甜香,看不出历史镌刻的刀痕,用始终明媚的青春撑起了昂扬的气质。

      孕育于古老书院之中

      “那一年,学校教职工只有十几人,在校学生则不足百人。”回想前几天返校代表第一届校友参加海南师范大学65周年校庆时的情景,年近耄耋的陈鸿文在电话那头笑了起来,“这所学校,历史很长很长了……”

      那是1949年的秋天,古老的琼台书院(始建于1705年)焕发了勃勃生机——海南师范学院的第一届师生,在这里迎接属于他们的新学年。陈鸿文站在欢欣鼓舞的同窗中,一个个分辨着不远处的先生们。

      这支略显单薄的教师队伍中,不乏符孔遴、杨焱等琼籍教授,“五四运动”著名人士康白情、王先进等内地学者,以及谢振民、陈千钧等政界、新闻界要人。他们在时任琼崖师范学校校长的符致逵的罗致下,为了与随国民党来琼的长白师范学院等学校相抗衡,携手在琼崖师范学校挂牌成立了海南师范学院。

      在此后几年中,他们带领着海南师范学院学生经历了海南解放、抗美援朝等大事件。在此期间,范会国等教育大家的不断加盟,为这支队伍注入了源源不绝的强壮力量。可令陈鸿文等人没有想到的是,尽管顽强地走过了狂欢和动荡,学校也终于结束了混乱状况并且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建设,却又被一纸文件拦住去路——

      1951年5月,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中央决定在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在这次调整中,海南师范学院更名为海南师范专科学校,部分教师转入华南师范学院和其他院校。1953年7月,第二次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而这一次,海南师专没能躲过停办的命运——被合并于华南师范学院和华中师范学院。

      这所年轻的高校正迈向未来的脚步,在此戛然而止。

上一页 | 1 2 3 4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