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侨领建言“海丝”建设 期待多“引进来”“走出去”

28.11.2014  12:14

  中新社泉州11月27日电 福建泉州市27日举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文化合作先行区”海外侨领座谈会,来自菲律宾、印尼、泰国、德国、俄罗斯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老中青三代海外侨领相聚海丝起点城市泉州,共话泉州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机遇和挑战,推进泉州“走出去”和“引进来”。

  泉州市副市长陈荣洲表示,泉州的海外华侨华人有750多万,其中90%侨居海丝沿线国家,许多人已经成为当地商界翘楚、社会贤达,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是促进泉州与“海丝”沿线国家经贸文化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兼容并蓄的重要力量。

  菲律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卢祖荫指出,海内外泉州人应共同谱写“一带一路”蓝图,让沿线国家了解“以和为贵”的理念,促进泉州与“海丝”沿线国家的繁荣发展,“期待能达成实际的合作”。

  “泉州文化不仅要通过海丝沿线走出去,还要面向全世界,鼓励泉州企业走出去。”世界越棉寮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洪绍平表示,要充分利用海外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这是一个中国走向世界的机会。

  菲华商联总会名誉理事长庄前进在商言商,他认为,泉州企业应推行品牌战略,价格低廉的产品容易受到销售地商家的抗拒。目前中国已经有实力打造名牌,泉州企业的品牌意识也逐渐加强,下一步要继续加大品牌创建,真正做到出口受欢迎、当地商家也佩服,以这个角度实现泉州经济跨越增长。

  目前,泉州提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同时率先倡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城市联盟。陈荣洲表示,期待泉州早日成为“西出东进”枢纽城市,早日复兴泉州港的历史地位。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林东华认为,要依托文化、商务交流平台建设,利用“”资,深化“海丝”沿线国家和城市的合作。

  当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也在泉州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以学术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建言献策:以福建“”优势,对接沿线国家,促进差异化、联动性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福建是著名的侨乡,侨力资源已成为福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福建省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王天明提出,进一步挖掘侨资侨智,充分利用新生代、新华侨华人和重要侨胞社团的资源优势,密切联系,以侨为“”,加快和沿线国家的融合发展;合理引导侨资投向,建立侨资产业集聚园区,使之成为福建与海丝沿线国家开展产业合作的重要载体。

  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许培源在题为“华侨华人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主题发言中表示,华人华侨历来是外资企业“引进来”的主体,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领路人,建设新丝路,要充分发挥华人华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

  福建拥有海外华侨华人1512万人,分布在世界176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闽籍社团1900多个,分布在47个国家和地区,涉足商业贸易、制造、餐饮服务等领域,成为了福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福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先行区,更凸显其“”优势。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
新版电子税务局9月1日全省上线
  截至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在澄迈等5个市县(地区)试点上线运行的新版电子税务局,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试点地区有1.国家税务局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上半年共减税降费66.75亿元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频出,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我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我省减免税额合计66.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