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龙昆南路逢雨必淹欠公众个交代

26.06.2014  12:36

  逢雨必淹,当今城市的通病,海口也不例外。据海南日报报道,6月24日,急降雨自17时起,监控得知,全市20个易积水点水位开始上升,其中最严重的为府城建国路段、龙昆南面前坡段、丘海大道延长线段三处。造成这三处积水严重的原因分别是老城区排水管网狭小,未按照市政道路要求建设排水管网,因物流城等建筑阻碍雨水排往白水塘等。

  按照新闻排列次序对应,龙昆南积水的原因应该是“未按照市政道路要求建设排水管网”的。但新闻就是历史,搜索这些年来关于海口龙昆南路改造的新闻,这段路至少是不应该逢雨必淹的。

  据海南日报2004年2月16日报道:次日上午开工建设的是迎宾大道项目中位于南大桥至凤翔路之间的龙昆南段旧路改造工程,该段道路全长3.57公里,计划投资人民币2.1亿元。这个位置也就是上述新闻中表述的面前坡路段。计算下来,每米投资近6万元,这应该包含排水管网预算的。

  开工两年以后的2006年4月,有媒体报道说,龙昆南路改造工程艰巨复杂,在海口市历史上前所未有,3.57公里长的路上投入了近3亿元。看来,竣工后的龙昆南路原来预算的2.1亿元被突破了。

  花了这么多钱,通车后的第二年就淹水了。2007年10月有媒体报道,9月26日,一场大雨让海口人着实吃了一番苦。这场大雨使得龙昆南路、南海大道、红城湖路三条城市交通主干道严重积水,导致道路长时间堵塞,上千辆机动车在深至一米以上的积水中抛锚,蔚为壮观,令人惊叹。以这次积水最为严重的龙昆南路为例,此路改造工程项目投资总概算3.2亿元,计划总工期20个月,龙昆南路全长约3.75公里,由于是外地游客进入海口市区的门户,被定位为园林景观路。按照3.2亿元除以3.75公里,每米平均造价过了8.53万元,这个价格如不包含排水管网是怎么都说不过去的。

  退一万步说,假使龙昆南改造真的忘记开挖排水管网了,但有报道说2004年同时还在建龙昆南的排洪工程。在2007年9月27日,据南海网报道,海口市水务部门就暴雨积水说,投资6000多万元的道客沟—龙昆沟排洪工程于2004年动工,工程将于2008年6月完工。完工后基本上能达到20年一遇的洪水防御能力,龙届时昆南路、红城湖、南海大道等路段严重积水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如今,距龙昆南改造工程竣工已经8年过去,距龙昆沟排洪工程竣工也有6年,3.2亿元投下去了,接着的6千万也投下去了,但龙昆南路的城市积水问题怎么就看不到减轻迹象?即使按20年一遇的标准,也不至于逢雨必淹啊?

  现在,海口市对城市积水推出“一点一策”方式,对症下药,像龙昆南路这样大把往水里扔钱应该下什么药呢?是技术问题?还是规划问题?或者还有渎职问题?腐败问题?纳税人的钱就这么打水漂了,这怎么也得对公众有一个交代吧?(仗剑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