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龙昆南与南海大道路口“堵声不断” 市民:建立交桥

11.07.2014  09:39

  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期,海口市龙昆南路与南海大道十字路口,“车辆就像粥里的米粒一样,黏在了一起。”68岁的符祥香老人这样形容这个十字路口的拥堵。

  在符祥香老人看来,除了建立交桥或地下通道,“这个路口将一直堵下去,永远也解决不了。

  从大转盘到红绿灯十字路口,多年来,这个路口改了又改,调了又调,但依然跟不上人流量、车流量的增长,满足不了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那么,就像市民建议的那样,建一个立交桥,能行得通吗?□南国都市报记者敖坤王小畅/文

  现状:

  交通量已达饱和状态

  10日下午5点30分,又是一个交通晚高峰,堵在南海大道往龙昆南方向十字路口的车辆又一次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的哥吴劲按着喇叭,一步一步往前挪动,这样的情况在他印象中已经持续了好久,“早晚班高峰期,我们能不走南海大道、龙昆南方向,就一定不会走。堵太厉害了。

  开了快20年出租车的吴劲说,他从海口有第一个红绿灯的时候便开始开车,“大约是从2006年开始堵车,到后来就感觉越来越堵,近两年更严重。

  龙昆南与南海大道交汇的十字路口,则是堵塞严重的地点之一。海口交警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交警在职责范围内,能做的就是开个口子、关个口子、设置护栏、调整红绿灯等等,在这个路口,我们几乎都做了。但是堵塞问题依然难解。

  “目前,该路口交通量早已达到了饱和状态。”交通管理业内人士栗生说,“这里是海口往南的出口,横向的南海大道与红城湖路、海府路相汇,车流量太大了。

  6年前有媒体关注此问题,海口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曾表示,要想真正解决龙昆南路堵车的问题,就要在该区块内开辟新的南北主干道,打通海垦路、金牛路,使其连接滨海大道和南海大道。但是这两条路并不是直道,而且行车道也不像龙昆南路那样宽。如今,这些路已经打通了,龙昆南路交通依然拥堵。道路建设跟不上车流量的增长以及城市的发展,成了问题的核心。

  南海大道与龙昆南十字路口显得有些疲劳了,交通流量的增大不断地考验着这个路口的交通承载能力。

  交警:

  “穷尽办法”优化调整

  面对这个路口的交通问题,海口交警几乎从未停止过对该路口的交通设施调整、改造,以期让交通更顺畅。

  2010年9月,龙昆南路金霖花园路段出现了相对严重的拥堵情况。究其原因为,车辆随意掉头,导致许多道路车辆通行速度放慢。不久之后,海口交警在此设置了新的护栏,原先能掉头北行的路口被封闭,交通相对顺畅了一点。然而,整个路段交通拥堵的情况并未得到真正缓解。

  2011年,政协海南省五届四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提交的提案中关于交通治堵的提案就有30余件。在这些提案中,龙昆南路的拥堵成了提案关注的重点。

  而就在这期间,交警进一步优化调整,南海大道龙昆南十字路口的车辆“候转区”被取消。的哥江师傅对此印象极其深刻。“这又是一次交通调整。”江师傅一直认为这种取消是错误的,“反而降低了通行率。你看现在,还是堵,越来越堵。你说咋办?

  普通市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2013年6月,海口红绿灯大调整。

  2013年6月13日,海口市交警支队正式通过媒体发布,对全市34个红绿灯控制十字交叉路口信号放行方式进行优化调整。

  当初,作为海口市为消除“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这项“热身”措施的出台被寄予厚望。然而始料不及的是,海口市民们却面临了一场大拥堵:龙昆南路、世纪大桥五西路路口等路段“堵声不断”。

  其中,南海大道龙昆南十字路口,堵塞尤其严重,“最堵的时候,车子排队都到南站了。两个、三个公交站的距离,全是堵塞的车辆。”的哥吴劲至今记忆犹新。

  最近这一次,海口交警在南海大道往龙昆南方向,将非机动车道划为“右转车道”,然而连日来司机的反映却是“直行的车更堵了。

  这就像是一个终极智力测验,海口交警不停地思考,可每一次“思考后得出的答案”仿佛都“不太对”。

  面对现在的情况,有专家认为:不改变道路,不改变道路的承载力,做其他任何调整都可能是徒劳的。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