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部分实体店沦为“试衣间” 店主谋转型网上销售

09.11.2014  12:00

  “双十一”进入倒计时,在海口某网络公司上班的女孩郑岩这几天很忙碌,由于是非周末时间,她不得不趁中午和晚上下班空隙,来到海口一些大型商场或专卖店,试衣服、看好牌,然后偷偷一一记下,再回家上网到旗舰店将物品塞入购物车,等到“双十一”再结算。这些人常常让实体商家如临大敌,也被俗称为“抄号族”或“试衣族”。

  面对“抄号族”“试衣族”,商家态度迥异,大部分商家如临大敌,拒绝顾客拍照、存号,但面对顾客隐蔽的操作手法,商家也无可奈何;而有些商家则选择接受,并针对双“十一”,开展实体店网购促销活动。

  部分实体店沦为“试衣间

  郑岩是个爱美的女孩子,喜欢购物,“双十一”来临,她将自己两个月的工资,全部用于购物的预算。而对于“抄号族”这个称呼,郑岩打趣称自己选择接受并且乐在其中。

  郑岩说,实体店购物被“”的经历,让她不得不选择对比参考网店与实体店后,再选择购物。

  “两年前的双十一前夕,我在海口某实体店购买了一条品牌外套,结果“双十一”当天在网上旗舰店,发现同样一件衣服,网上的价格便宜近400元。”郑岩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不止一次,而正是这些实体店购物被“”的经历,让她逐渐改变了购物方式。

  如今“双十一”再度临近,郑岩一有空便来到海口各大商场,查找自己喜欢的物品。

  6日中午,在海口某国际商城4楼的某时尚女装店,郑岩看中一件自己喜欢的摩安珂秋季女式无袖T恤,实体店原价为699元,经过询问商场,并无折扣。然而,郑岩通过手机搜索的Moco时尚女装旗舰店,找到同一款T恤,虽然原价同为699元,但旗舰店显示“双十一”当天,折扣价仅为349元。

  记者走访发现,在商场购物的市民中,超5成的顾客称自己有对比网购的情况,临近“双十一”,有将近3成的市民到商场购物有抄号牌、试衣服的想法,并为网购扫货做准备。“双十一”到来,实体店俨然成为他们眼中的“试衣间”。

  店主谋转型“线上”销售

  “双十一”来临前,海南本地实体店即出现客流减少。不少实体店主向记者反映,“双十一”来临前的冷清,一些商场、专卖店被迫沦为网购顾客“试衣间”。一方面,一些本地实体店对顾客拍照抄号牌的行为感觉“如临大敌”,拒绝客户拍照,但对此行为却又无可奈何。

  “11月初期以来,感觉店里客流量减少近一半,从经营数据上显示的业绩来看,近一周的表现与客流量也直接相关。”在文昌某时代广场从事服装生意的王艺珍告诉记者。

  王艺珍平时的工作比较清闲,于是,闲暇时跟朋友一起合伙开了一家实体服装店。两年前,她在商场租了一间20多平米的铺面,一个月租金是1200元钱,每个月物业管理费及水电费差不多200元,再加上请了一个店员,每个月工资开支1600元,一个月开店的平均成本就达到3000元。

  由于商场距离城区中心有点偏,王艺珍店里的生意并不理想,平时基本能够维持生活,多的时候,每个月也能挣几千元。

  “目前的生意很难做,感觉开业两年来,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店铺的经营已难以为继。”王艺珍说,自己几年前刚开始起步的时候,也做过网购,但由于当时主要心思放在工作上,网店生意逐渐荒废。

  如今,网络上除了网点火热,微信朋友圈也流行起了购物,王艺珍考虑在未来一段时间,关掉实体店铺,考虑重新开办一家网店,由线下转入线上,不仅可以经营女装,还可为实体店积累的老客户提供“线上”代购化妆品等各种商品服务。

   海口实体商圈整体应对乏力

  记者走访发现,对于“双十一”网购狂欢节的到来,本地实体店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方面,绝大多数商家在“双十一”前后无任何促销活动,宣传思路仍然局限于国庆、五一等传统节假日,对于“双十一”网购狂欢节,毫无招架之力;另一方面,个别商场以及专卖店等提前打出促销活动,积极应对“双十一”的冲击。

  “面对“双十一”网购的冲击,我们只能选择默默回避,‘被动挨打’是不争的事实。”海口某商城电脑城负责人胡经理表示,他们打算在“双十一”过后,再组织一次年底大的促销宣传活动,拉动本地销售。

  “选择错开“双十一”也是避免直接与电商对抗。”胡经理说。

  然而也有一些商家把“双十一”当成了新的促销手段,希望从电商购物节中分一杯羹。

  记者走访海口各大商城发现,“双十一”前期,仅有个别商场启动了促销活动。其中,东方广场提前拉出横幅,“该商场11月8-11日运动系列享7.5折优惠”的促销活动,商场内包括阿迪达斯、耐克、安踏等系列品牌运动服装打折优惠,吸引了年轻消费群体的注意。除此之外,在海口各大珠宝首饰店,不少也针对“双十一”打出了促销宣传活动。

  同时,“双十一”前,一些商场管理方,正在考虑通过赠送代金券等活动吸引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