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部分伸缩篷真“坚强” 店主:托人打了招呼得到照顾

04.08.2015  10:51
海口部分伸缩篷真“坚强” 店主:托人打了招呼得到照顾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金垦路这几家店铺前的伸缩篷真“坚强”。 本报记者 李传华 摄

  海口晚报记者 李传华

  海口年初共有各类伸缩篷1400个左右,上半年,海口分为两个阶段对伸缩篷进行了整治,即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前对110条重点路段进行整治和上半年完成建成区范围内其它路段整治。然而,时至今日,走在海口街头,依然能看到一处处伸缩篷在街头肆意伸展,似乎在显现它们的“坚强”。

  秀英炮台前伸缩篷难拆

  8月3日,记者在秀英炮台前看到,这里有几处大型伸缩篷,非常扎眼地竖在那里,面积最大的有六十平方米左右,小的也有二三十平方米。“这些伸缩篷主要用于晚上烧烤用,但白天也一直放在外面,对城市环境影响很大。”一位市民向记者反映。

  “这几处伸缩篷面积合起来很大,至少有三四百平方米,可能是目前海口所存最大的伸缩篷,前一段时间的整治,我们多次下达整改与拆除通知,但店主均置之不理。”一位城管执法人员介绍。

  店主透露托人打了招呼

  记者又来到金盘,在金盘路与金星路交界处,有一排店铺,几家正在经营早餐的店门前摆上了遮阳篷。而在这排店铺西南侧马路的一家店铺,则大张旗鼓地将伸缩篷拉得占据整个人行道,用于经营餐饮。

  记者点了一碗面条,借机与店主交谈,得知这些遮阳篷、伸缩篷之所以能够“伸展”开,是托人打了招呼的。记者问跟什么人打了招呼,女主人说,当然是管这一带的人。记者追问是城管吗?她说这不能说,说了传出去就别指望得到照顾了。

  伸缩篷一律拆除没商量

  “对于各类伸缩篷,我们的态度是一律拆除,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8月3日,海口市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介绍,今年初,海口共有各类伸缩篷1400个左右,上半年分为两个阶段对伸缩篷进行了整治,即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前对110条重点路段进行整治、上半年完成建成区范围内其它路段整治,并决定逐步建立常态管理机制。但从效果来看,不很彻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排除个别伸缩篷背后存在“保护伞”现象。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该负责人表示,将要求各区开展“回头看”,继续开展整治,将没有拆除的坚决拆除掉,不让伸缩篷成为“门前三包”的“绊脚石”。

  拆除伸缩篷须揪出“保护伞

  伸缩篷成为严重影响城市环境与形象的“毒瘤”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这个“毒瘤”在一轮又一轮的整治中,总是整而难绝。个中原因,除了执法力度不到位以外,最大的原因笔者认为就是有人为这些店铺老板撑腰,背后充当“保护伞”所致。

  海口已进入“双创”模式,《海口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对执法不力、不作为、乱作为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行为戴上了“紧箍咒”,如今恣意在街头伸展的伸缩篷到了该彻底拆除的时候了,同时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在拆除的同时,查一查是哪些人在充当“保护伞”,将他们揪出来,在阳光下晒一晒,出出汗,亮亮丑,让更多的人引以为戒。

(海口晚报8月4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