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腊肠黑作坊添加亚硝酸盐凭感觉 你敢吃嘛?

04.02.2015  18:05

      原标题:添加亚硝酸盐仅凭“感觉”

      “加料”腊肠近500斤全扣

      春节将至,有关部门严抓食品安全监管海口拦海中村一腊肠黑作坊被取缔

      执法人员在现场所查扣的腊肠成品

      刘某称,凭感觉掌上的量是合标准的

      临近春节,正是腊肠热销的时候。2月2日,有市民向记者举报称,海口拦海中村一民宅内暗藏一无证生产销售腊肠黑作坊,卫生环境脏乱,生产出来的腊肠令人担忧。记者根据线索,经过走访找到了该作坊。3日上午,海口市美兰区食药监局联合海甸食药监所执法人员对该作坊进行了查处。

      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了日落黄着色剂、亚硝酸钠、焦糖色添加剂等物质。执法人员现场查扣近500斤成品腊肠、100斤半成品五花肉等生产原料。目前案件正在调查当中。

      市民举报记者暗访

      小巷里找到作坊藏身民宅

      2月2日,市民阿豪(化名)举报称,自去年开始,一名湖南籍老板在拦海中村一民宅内,无证加工生产销售腊肠,做好的腊肠送到市区一些农贸市场内,还送往我省其他的一些市县。“他制作的肉是从哪来的,我不清楚,但是生产环境很差,所做出来的腊肠无质量保障。”阿豪称该作坊位于拦海村冼夫人纪念馆附近一小巷的民宅内,但他不愿带记者前往。

      3日上午10时,记者根据阿豪提供的线索来到了拦海村,转了近一个小时,并未发现作坊。周边居民居民表示附近没有人生产制作腊肠。“难道举报人提供的线索不实?”11点10分,就在记者准备离开时,一名站在民宅门口女子警惕地打量记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记者试图透过半掩的大门察看里面的情况,女子突然将大门关上。15分钟后,记者再次回到该民宅前,透过门缝看到,院子内有十多个塑料桶,地面上摆放了一个浸泡着猪肉的塑料盆。一股烤肉的味道散发出来。

      记者当场拨打了阿豪的电话,将现场的情况与阿豪所描述的对比,确定该民宅正是腊肠作坊的“藏身之地”。

      执法人员现场调查

      加工点脏乱证照地点不符

      随后,记者向海口市美兰区海甸食药监所反映了这一情况,并随同执法人员到场检查。

      记者进入民宅内看到,靠近入口处左侧是两个由红砖砌成的“烤房”,烤房内整齐地挂着数十条腊肠,还有少量熏肉,炉内的木炭已燃尽,但仍有一股热气。在民宅院子地面上,放着浸泡着白条猪肉的塑料桶及塑料盆,院子其他地方还堆放着15个白色大塑料桶,有的塑料桶内,装有正在用盐巴腌制的猪肉。一楼有工人正对猪肉进行清洗、切割。现场没有任何卫生防护措施,地面污水横流。平房的楼梯底下,不时有老鼠跑来跑去。

      经执法人员询问,该加工点负责人叫刘某,来自湖南益阳。据他介绍,这一栋民宅是他租的,主要是用于居住及加工腊肠。他称在这里从事腊肠加工还不到半年。刘某告诉记者,自己用来制作腊肠的猪肉是合格的猪肉,随后他向执法人员提供了猪肉的《动检合格证明》以及一张《食品卫生许可证》。

      但记者发现,这张《食品卫生许可证》所写的名称为“海口秀英德×食品加工厂”,法定代表人的名字则是“胡××”,地点位于海口市海秀镇周仁村。刘某解释称,此前他与其他三人合伙在秀英德×食品加工厂建设场地及生产设备,因去年台风厂区被打坏至今未修好,他便搬到该民宅内继续进行腊肠加工。

      记者还发现房门后有一个小桶,桶内装有一些白色透明状物。刘某称,这是从外地买来的肠衣。记者要求其提供进货票据,刘某无法提供。

      在堆着杂物的一个小房间内,记者看到,有两个铁架上放满了制作好的腊肠,不时有苍蝇停留在上面。房间地面上的泡沫箱内装有一些打包好的熏肉及腊肠。角落里一张油渍斑斑的桌子上,放着一些做好后进行串绑的腊肠以及一个砧板,桌上还留有一些未来得及收拾干净的肉沫。另一张桌子上放有一台真空打包机,桌子底下还有几桶花生调和油。

上一页 | 1 2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