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老交警路面执勤27年 劝导遭白眼情况越来越少

31.07.2015  11:14

      原标题:海口老交警路面执勤27年劝导遭白眼情况减少

      烈日下风雨中坚守城管队员、执勤交警吐心声

      城市有进步

      处处有文明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辞辛劳,放弃休假,在烈日下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惧风雨,忘我工作,只收获了为数不多的称赞……一座城市的进步,离不开高屋建瓴也离不开这样一群奋战在第一线,辛勤付出的建设者们。当我们说起“双创”,他们应该被记住。

      一名老城管的坚守:

      曾不被理解现在终于释怀

      在海秀东路明珠广场附近,整洁空旷的广场上行人车辆有序通行,附近的南宝路和大英街上的小贩也没了踪影。这一切的改变都得益于美兰区城管大队海府中队队长严锡开和他的队员们。

      严锡开是一名从业近20年的老城管。作为海府辖区的队长,严锡开坦言压力山大。“明珠广场是海口的地标之一,所有人都会关注这里。这一带,人流密集,商场众多,是小摊小贩眼中的宝地。我们得时时刻刻盯着。”严锡开边向记者介绍情况,边用手机与中队队员进行工作联系。“现在这么忙,我的兄弟们还在岗位上,我根本坐不住。”'□南国都市报见习记者王子遥文/图

      辛苦:半年几乎没休假但没怨言

      “在‘双创’以前,我们有时还能给一些年轻队员放个假,让他们放松放松,我们这些老的盯着就算了。但从去年底,海口市开始整治,我们谁都没好好放过一天假。”严锡开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他仅在大年初一到初三休了三天假,期间一些琐事还要出勤。从大年初三至今,除了几次非请不可的假,他和其他队员全部日夜奋战在工作岗位上。

      “我们中队以前只有16名队员,现在增加到30人,依旧难以对辖区进行全面管理。理论上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每天早上7点半到晚上11点,分上下午班、中晚班,但实际上我们没办法实行两班倒,有时上早班的队员回去吃个晚饭又出来上夜班,上夜班的队员回去眯一会又回来上早班。很苦,但大家都没有怨言。”

      无奈:一些市民不理解我们工作

      “早些年,每到晚上,明珠广场及南宝路上就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摊点。卖水果的、卖小吃的、卖手工艺品的特别多,那时候我们人手也不够,管理起来很困难。”但最让严锡开头疼的,是老百姓对摊贩的支持和对城管工作的不理解。

      “我们以前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严锡开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我们依法对一处摊贩摆的桌子进行暂扣,但是在摊边吃东西的市民有意见,不愿让出坐着的桌椅,有些人甚至对我们恶语相向。说实话,我们心里很委屈。但是,我们有信心把这条街管好,所以,咽得下这口气。”严锡开说。

      说起自己辖区内的摊贩,严锡开随口就举了一堆例子,很多摊贩家里的情况严锡开如数家珍,熟悉得就像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有些市民觉得我们为难这些生活所迫的摊贩,其实很多摊贩我们都认识,对他们家里的情况也了解,说实话,我们也于心不忍。但是没有办法,我们执法必须公平,管理要一视同仁,不然会出乱子。”

      海府中队队员李声勇每天早上7点都会到明珠广场附近、南宝路及大英街转一圈,遇上出来摆卖早点的,他会和气地跟摊贩讲理,一些讲道理的摊贩也愿意听他的。大英街上不少摊贩就是这样被他一个个“劝离”的,还跟他成了朋友。

      “我们的工作是为了这个城市的市容市貌,为了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能感到舒心,但是一些市民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甚至有过激的言行,给我们的工作造成了很大压力。”李声勇说。

      欣慰:脏乱差改善市民态度改变

      随着海口冲刺“双创”工作的展开,越来越多市民认识到占道经营是“双创”的掣肘,对城管的工作也从抵制逐渐转为支持。严锡开告诉记者,近一段时间来,他们中队在执法过程中得到了不少市民的热心支持。“我觉得‘双创’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广大市民充分了解我们的工作。在方便我们开展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能给老百姓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现在的明珠广场,门前干净整洁,南宝路和大英街路边也竖起了护栏,畅通无阻的车道让市民眼前一亮。“还是要感谢城管对这个路段的管理,毕竟这个路段的老大难问题大家都知道。他们真的是下了功夫的。”市民说。

      “整治这几条街,我们花了很多年的时间。这是个长期的过程,因为你要改变上百个经营者的习惯,这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看到明珠广场及南宝路周边的变化,严锡开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名老交警的愿望:

      让文明潮带动市民主动文明

      不少海口市民都认识一名叫蔡建家的交警,他在路面执勤27年,对于此次海口“最严厉”交通专项整治,蔡建家说:“希望人人都能遵守交通规则,让交通文明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线”。

      大学生不听劝他“很受伤”

      “请不要站在机动车道上等红灯,危险!”“现在是红灯,请不要通过”……27年来,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龙华大队七中队中队长蔡建家坚持向周边每个人传递文明交通的细节。“我心里有一张海口蓝图,里面道路设施完善,走路、骑车和开车的市民人人讲文明,自觉遵守交通秩序。”蔡建家说这也是他最大的愿望。

      蔡建家执勤经常被人调侃“爱管闲事”,因为他除了爱帮助人,还会纠正各种大大小小的不文明行为,他也因此“受伤”。

      蔡建家记得,有一天,他在国兴大道执勤。一对大学生情侣当时不顾人行道还亮着红灯,硬要过马路。“我立即上前制止,一边向他们喊话,一边打手势,但那对情侣回过头看了我一眼后,居然继续往前走。”蔡建家说,文明劝导遭拒的例子很多,去年在上邦百汇城的斑马线处,一对情侣不顾绿灯闪烁提示,在斑马线上不慌不忙地走,影响了其他车辆通过。当时蔡建家也是上前提醒,可是得到的是对方的白眼。

      下了班后的蔡建家也是一名电动车驾驶人,他“管闲事”的习惯还是改不了。“绿灯还没亮,你再等等!”蔡建家看到骑电动车闯红灯的市民,总是耐心地劝说,但常被说“不用你管”。

      蔡建家说,每每遭到白眼,他总感到无奈,特别是一些受了那么多年教育的大学生。每天日晒雨淋,早出晚归,他从不感觉疲惫,但每当劝阻不文明行为不被接受,就感觉“很受伤”。

      劝导遭白眼情况越来越少

      30日8时许,蔡建家站在海口龙华路与龙昆北路交叉口,拦下一名骑电动车打手机的谭先生。“对不起,我错了!”谭先生被拦下后立即边鞠躬边认错。“因为有急事,把骑车不能打手机的规定给忘了,对不起。”谭先生主动反省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并承诺“以后遇到再急的事,也不会一边骑车一边打电话。”谭先生的态度让蔡建家非常欣慰,“文明劝导遭白眼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少了”。

      蔡建家指着路口等红绿灯的电动车群告诉记者,自7月22日海口市公安局开展交通专项整治一周多来,收效明显。他执勤的感受就是交通秩序和市民交通习惯明显改善。例如,电动车安装和手持遮阳伞的行为,整治首日,在这个路口他查处了十余人,经过5天的整治,26日,查处了2人,29日就没见到骑车打伞的人了。

      “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在文明潮流的带动下,现在显得特别突兀,被教育处罚时,绝大多数交通违法者都很配合。”蔡建家以该路口闯红灯为例介绍,以前,通过该路口的电动车闯红灯过街较常见,电动车多是一群一起闯红灯,但现在闯红灯的一般都是某个人突兀地出现在斑马线上。“这说明文明潮带动了很多市民,在这股潮流的带动下,大伙有了主动文明的自觉感,最起码,不文明时有了顾忌,这是个很好的开头。”蔡建家说。

      蔡建家说,海口的交通专项整治从一个月延长至半年,整治对象从电动车延伸至机动车,通过持续努力,越来越多的交通参与者主动文明起来,他觉得“实现愿望的阻碍越来越小,愿望实现的日子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