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查获上千吨问题水泥 部分涉假产品疑流向市政工程

09.11.2015  19:17

      原标题:海口查获上千吨问题水泥部分涉假产品疑流向市政工程

      大家都听说过有人勾兑假酒,估计很少听说过有人“勾兑”假水泥吧?用1包“天涯”水泥,拆包后再添入3到5包疑似过期变质的“神鹏”水泥,通过简单搅拌后,摇身一变成5包左右“大宝”水泥。11月8日,海口市工商局美兰分局执法人员根据海南大宝水泥厂工作人员举报,在海口海甸三西路海甸港内一仓库内,查获约1000多吨问题水泥,仓库内的出库记录显示及老板娘自述,该仓库今年以来已售出问题水泥约700吨左右。目前,工商部门已将查获的部分涉假水泥委托异地保管,对现场上千吨疑似过期水泥就地封存并立案调查。

      海甸二西路市场工程维修使用的大宝水泥疑似冒牌货。

      海甸二西路市场工程维修使用的大宝水泥疑似冒牌货。

      厂家:产量锐减原是有人大量造假冲击市场

      “今年以来我们的水泥销量锐减,与此同时,还时常接到用户反映,称使用我们的水泥之后发现水泥凝固慢。”11月8日上午,南海网记者在海甸三西路海甸港门前,见到了海南大宝水泥厂工作人员肖先生,他告诉记者,接到用户反映产品质量问题后,厂家多次到用户家中调查了解,发现用户使用的产品包装,确实与他们厂的包装一模一样。然而,由于水泥包装上很脏,加上袋子已经拆封,无法分辨真假,为了企业信誉,厂家只好咬着牙自掏腰包赔偿用户损失。

      据肖先生介绍,厂家每一批水泥出厂时都经过了严格检验,为何还有用户使用的水泥出现凝固慢等不正常现象呢?为进一步证实产品质量没有问题,厂家在海口工商部门见证下,委托权威机构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水泥仍然合格。

      “我们的水泥根本不存在质量问题,可市场上为何又会有用户投诉水泥有问题呢?且与往年同期相比,我们的销量可以说是被‘腰斩’了一半,企业真是苦不堪言。”肖先生说,经过分析,他们认为市场上肯定有人假冒他们品牌冲击了市场。

      为了找到造假源头,肖先生和他的同事经过几个月的走访跟踪,终于于11月8日上午,在海甸三西路的海甸港内,一个没有标门牌号的大型仓库内,发现了有人正在生产假冒的“大宝”水泥。

      暗访:两种水泥掺混一起冒充大宝水泥销售

      11月8日中午,南海网记者在肖先生指引下,靠近海甸港内约80米处右侧一个大型仓库,看到仓库内堆放着如同小山一般的水泥,现场有3名男子正在加工水泥。

      记者现场注意到,其中1名男子光着上身,正弯着身子用铁锹将地上的水泥进行搅拌,另外2名男子则拿着封口机,对已经分装好的水泥进行封口。

      现场地面上扔着大量的印有广西“神鹏”字样的水泥袋,以及部分海南“天涯”水泥包装袋,现场工人正是将上述2种水泥拆开包装后,倒在地上的帆布上,按照一定的比例掺杂一起,然后进行人工搅拌,最后再装进印有海南“大宝”水泥字样的包装袋,充当大宝水泥销往省内市场。

      看到记者靠近,工人很是警惕,马上放下手中的工具准备离开。记者佯装购买水泥,主动与工人搭讪询问水泥价格,工人慢慢放松警惕后,称如果要买水泥具体要问老板。

      查处:查获约1000多吨过期水泥就地封存

      8日中午,海口市工商局美兰分局执法人员接到海南大宝水泥厂工作人员举报后,放弃周日休息迅速赶到现场。同时,海口市红岛边防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赶到现场配合工商部门进行调查。

      南海网记者与执法人员一起进入仓库看到,整个仓库面积约上千平方米,仓库内堆积着大量不同品牌水泥,其中靠近仓库中间地面上存放着约10多吨“大宝”水泥。据厂方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大宝”水泥都是冒牌货,封装之后还没有来及出货。

      记者看到,现场还有一批标称“天涯”牌的水泥(标称生产日期为2015年),最为显眼的就是靠近仓库里面角落里,上面盖着一层帆布的“神鹏”水泥。记者仔细辨认看到,“神鹏”水泥标称的生产厂家为广西兴业县一企业,水泥袋子上的生产日期为2014年。

      据业内人士介绍,水泥的保质期通常为3个月,2014年生产的水泥肯定是早已过期,如果用到建筑物上,必须经过重新检验合格后才能流向市场,否则,对建筑安全存在严重隐患。厂家工作人员透漏,这个仓库正是将这些过期水泥,掺混入“天涯”水泥之后,重新包装冒充“大宝”水泥流向市场,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严重冲击。

      经执法人员调查和厂家证实,此仓库内的“大宝”水泥,均不是海南大宝水泥厂的正规产品,没有得到厂家授权,属于典型的假冒伪劣产品。

      由于现场查获的问题水泥数量较大,执法人员调查到当天晚上。对现场查获的约10吨涉假“大宝”水泥委托厂家登记保存,同时,对现场约1000多吨过期水泥进行就地封存。

      仓库:半年时间累计加工七八百吨涉假水泥

      8日下午,工商部门调查期间,仓库老板始终没有露面。不过,海南大宝水泥厂工作人员肖先生现场从现场找到了老板娘电话,并打通了电话要求其出面说明情况。

      老板娘称,从今年6月至今,累计加工了约七八百吨涉假“大宝”水泥。对方表示,可以与肖先生见面,但只能与肖先生两人单独见面,有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在场情况下,她不愿意到场。

      “他们一般不留现货,用户买多少就加工多少,一般很难取证,这次抓了现行,从源头上切断了假货供应,以后市场没有了假货,我们也算了却心病,真得要感谢工商部门。”大宝水泥厂方工作人员如是说。

      海口市工商局美兰分局市场科长徐小熠表示,从初步调查来看,经海南大宝水泥厂工作人员证实,仓库内的“大宝”水泥至少已经涉嫌商标侵权了,现场大批2014年生产的水泥已经过期,所以,工商部门下一步会立案调查。

      海甸二西路市场工程维修使用的大宝水泥疑似冒牌货。

      海甸二西路市场工程维修使用的大宝水泥疑似冒牌货。

      流向:市政工程维修疑使用涉假大宝水泥?

      南海网记者在仓库现场发现的水泥出库单上看到,仓库内的水泥流向一栏标注的单位都很隐晦。不过,记者在最后一栏看到了“修路”字样。哪里修路需要水泥呢?现场一名工人称“海甸二西路”。由于当时天色已晚,记者赶到海甸二西路时发现路面两侧均已没有人在施工。

      11月9日上午,南海网记者再次赶到海甸二西路走访时,发现不少工人正在对道路两侧人行道进行修缮,不少工人往地面上铺设方砖。记者在马路两侧发现多处临时的混凝土搅拌点,走近之后可以看到,修路工人使用的正是大宝水泥。那么,这些大宝水泥是真的还是冒牌货呢?施工单位又是从哪里进的货呢?

      一方面,加工冒牌水泥的仓库工人称他们的水泥曾卖出去修“二西路”,正规大宝水泥厂工作人员则称最近没有人买水泥用来修路。现场走访中记者了解到,正在对海甸二西路进行修缮的单位是海口市市政工程维修公司。当天中午,记者联系到了海口市市政工程维修公司一名负责人,向对方了解他们修缮海甸二西路使用的“大宝”水泥来源时,对方称调查一下才能回复。

      9日下午4时左右,南海网记者再次致电该负责人,向对方了解使用的“大宝”来源,以及有没有进货发票时,对方仍然没有正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