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晚报】志愿者+网格员 让社区更有爱

15.07.2014  17:54

志愿者帮社区居民维修家电。  本组图片由共青团美兰区委提供

 

      【 海口晚报 】文:陈小萍

 

          万福社区志愿服务站贴身服务社区居民

  义务理发、修理电器、健康咨询、法律援助、关爱老人……今年6月,由团省委、省民政厅主要投资支持的全省社区志愿服务站试点———美兰区万福社区志愿服务站通过验收正式投用后,居民不出社区,通过“志愿菜单”就能获得包括这些内容在内的13大类社区志愿服务。

  “整合社会资源,实行‘点单上菜’,根据需求引导建立志愿信息共享网络为社区居民服务,这种身边的服务不仅方便快捷、契合度高,而且更容易坚持,因此最管用、最实用、最受欢迎。”共青团美兰区委书记陈文强很有感触。

  本报记者  陈小萍

  志愿者开展法律咨询。

  内联外扩    打造枢纽型新平台

  7月10日上午,记者走近美兰区万恒路万福社区居委会办公区的2号楼,“美兰区万福社区志愿服务站”12个醒目大字就出现在眼前。服务站里,有齐全办公设备、专职管理人员、规范管理制度、稳定志愿队伍、品牌活动项目、基本经费补给、完整服务记录、对外公开热线等标准建设,可以给社区居民提供温馨细致的志愿服务。

  据美兰团委梅哲君介绍,万福社区在加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同时,实行志愿服务队进驻和志愿者驻站的规范化服务,支持各级、各类志愿者组织对社区志愿服务需求进行调查评估,帮助支持策划社区服务项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服务站已经进驻的志愿服务队伍20多支,组织开展了家电维修、用电安全、健康义诊、心理疏导、义务理发、阳光扶老、环保宣传、动物保护、阳光家教等多项志愿活动。

  万福社区居委会主任吴丽表示,万福社区志愿服务站已初步建立起统一的志愿服务需求信息发布和服务提供实施的平台,内联体制资源,外扩社会力量,使万福社区志愿服务站成为联合各部门、各系统、各领域志愿者组织和爱心人士的枢纽型综合运营平台。

  点单上菜    实现项目供需对接

  “阿姨,你们社区是不是经常有乐于助人的热心人啊?”“是,是,是!”10日上午,在万福社区的一个住宅小区内的一片树荫下,记者就“志愿服务”向几位老人征求他们的看法。“这些网格员和志愿者可好了,现在经常拿着‘菜单’,在小区里转!”一位姓张的老人说,他所住的地方有不少学生,志愿者们经常来给他们小区孩子辅导功课。

  据悉,在美兰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共青团美兰区委联合人民街道工委办事处,把服务站建设融合文明城市创建、社区创新改革、青年志愿服务开展等进行顶层模式设计。目前,服务站结合现有队伍资源和居民基本需求,编制了省内第一份较为规范的社区《志愿服务菜单》,推出13大类社区志愿服务,明确了“点单上菜”青年志愿服务模式的基本流程。记者从志愿服务菜单上看到,不仅有提供家政、敬老、助残、文体、医疗等多个志愿服务大类别,每个类别下面还有多个详细分支选项,更可指定具体服务时间和服务人员,此外每个类别下面还有接单安排、服务评价、跟踪回访等填写栏保证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和质量。

  贴身服务社区居民

  网格志愿

  贴身服务社区居民

  为创新探索志愿服务网格化,共青团美兰区委与海南大学进行战略合作,聘任首批30多名网格志愿者进驻万福社区志愿服务站,与社区网格员形成“1∶1”的搭档模式,实行志愿服务进网格,带着《共青团美兰区委志愿服务菜单》进户走访,摸清群众需求,策划服务项目。

  美兰区人民街道工委书记刘旭介绍,目前万福社区志愿服务站已经开展了“共度识光”家教志愿服务和学雷锋便民系列服务,同时,该社区鼓励网格志愿者根据自己特长和意愿,跟踪居民需求,自主参加专业团队,主动承接服务项目。

  美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宗英表示,美兰区将借鉴万福社区志愿服务站的成功经验,启动蓝天街道龙歧社区、海甸街道新安社区等志愿服务站的创建工作,通过站点建设、队伍培育、成立协会、孵化组织等举措,多方整合资源、强化后续管理、推动常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