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旅职学校毕业生年年被“抢” 中职生农企新力量

10.07.2014  10:19
原标题:海口旅职学校毕业生年年被“抢” 中职生农企新力量

  旅

  海口旅职学校“产学研一体化”

  毕业生年年被“抢” 就业牌打得“响亮”

  日前,海口旅游职业学校组织举办的2014年实习生供需见面会上,来自岛内外的31家企业,将该校应届1123名实习生“一抢而空”。7月起,这些被用人单位选聘的学生,将分赴各地实习上岗。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肯定。”海口旅职校副校长杨英介绍,多年来,海口旅职校遵循“办有特色学校,育有特色人才”的方针,重点建设了酒店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休闲服务、旅游外语等4个重点专业。其中,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依托海口酒店协会,构建了“校店合一、能力递进、教学互长”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餐烹饪专业依托海南龙泉集团和天佑大酒店,构建了“产学结合、因材施教、开发引领、合作育人”的培养模式;休闲服务专业依托观澜湖球会和美辰高尔夫公司,共建岗位标准,构建了“校企对接、双向交流、合作约人”的培养模式;旅游外语专业依托珠江教育培训中心,构建了“学用结合、做说一体、分层教学”的模式,毕业生年年供不应求。

  而作为我省首批入列国家级示范校的中职学校,海口旅职校本着“帮助一个孩子,扶持一个家庭,服务整个社会”的宗旨,首创“三段式”办学模式曾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该校先后与临高、保亭、东方、琼中、乐东、白沙、五指山、昌江、屯昌等9个国家级、省级贫困市县的职业学校联合办学,挂起分校的牌子,为贫困市县培养了近5000名毕业生。

  农

  省农业学校、省农林科技学校将课堂搬到离农民最近的地方

  中职生走进农村做“蓝领”

  省农业学校在海口,省农林科技学校在五指山。位于城区怎么办农业职业教育?

  近年来,省农业学校、省农林科技学校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新路已经逐渐清晰:面向我省的热带农业企业培养产业技术工人、面向广大农村培养致富的双带头人、将课堂搬到距离农民最近的地方……

  中职生成为农业企业新力量

  “我从省农业学校牧医专业毕业两年了,养殖场已经创办一年。”澄迈县永发镇27岁的韦亨史经过努力,他的养殖场已经有近100头种羊在圈。“从省农业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让我创办企业有了理论指导。”

  近年来,像韦亨史这样毕业后选择个人创办农业企业的省农业学校中职毕业生越来越多。三亚中信达农化有限公司工作近70人的人力资源规模中,有60人是省农业学校的毕业生,是标准的“蓝领”。

  2007年1月,我省职业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契机的背景下,省农业学校决定:面向农业、走进农村、服务农民,为海南的热带高效农业培养技能型产业工人。七年来,省农业学校开设了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16个专业。

  省农业学校党委书记陶文芳说,学校走出了一条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新路。

  “农商旅一体化”校村共建

  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六弓乡牛门水库旁,由省教育厅投入40万元、中央实训基地专项基金投入160万元、省农林科技学校自筹100万元建设的“六弓鹅”养殖实训基地已投入使用。依托该基地,学校和田圮村共同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合作社的下游,是19个养鹅专业户。他们从这里领鹅苗,使用统一的饲料,按照同一方式喂养,成鹅还能以每斤20元卖给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民实现规模经营;带动一个乡村旅游项目,吸引留住下乡游客。

  省农林科技学校校长李芳伟表示,“农商旅一体化”职教模式最大的优点是,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角色转换。他们将从单一的农民,转变为具有农、商双重身份的从业人员。

  “村官班”为农村输出带头人

  在海口举办的全国职教与成教工作会议暨全国职教集团化经验现场交流大会上,来自全国职业教育的工作者品尝着香甜的杨桃、香蕉、石榴,赞不绝口。这些水果是琼海市万泉镇加文村委会副主任王维业、屯昌县西昌镇仁教村治保主任王康伟,专门送到省农业学校的。

  “在村官班学到很多实用知识,种的水果产量提高了,品质、收入也提高了。”作为省农业学校2008届的村官班学员,王维业、王康伟感慨不已。

  陶文芳介绍,省农业学校村官班开设了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村经济管理三个专业,村“两委”干部可以进入班上学习。自2008年以来,省农业学校已培养村官班毕业生10241名,现在读2763名。

  省农林科技学校的“村官班”2009年9月模式构建完成,目前已正常运行5年。

  工

  海马英利等工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求贤若渴

  有技术不怕没饭碗

  在海马汽车公司,生产系统的员工90%都是海南中职学校的毕业生,一大批中职毕业生已成为公司的技术与管理骨干。“海南中职教育的发展,为海马汽车提供了大量技能型人才,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同时,海马汽车也为海南中职教育发展提供了学习、实践和就业三大平台。”海马汽车的负责人如是说。

  在海南英利公司,来自澄迈县金江镇龙腰上村的王世福已经在质量检测的岗位上工作了三年。从省机电工程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的王世福说:“作为中职生,一样可以把检测产品质量的工作做好。在学校学的检测电子板等课程,和我正在做的工作十分‘对口’。”

  在刚刚闭幕的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省机电工程学校老师袁涛生指导的学生获得了二等奖。其实,更让袁涛生倍感欣慰的是,他的学生相当部分都留在了海南。位于海口的海马汽车、海南英利,位于琼海的玉林柴油相关机构,都有袁涛生学生的身影。

  “在理论实践方面,省机电工程学校的老师非常严谨,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现在海马汽车物业公司从事电工工作的赖源告诉记者,如今每天从事的空调、电路检修,都使用到在学校学习的本领。

  在大多数职校都实现“2+1”职业教育模式的时候,省工业学校始终坚持实行“2.5+0.5”,即在学校学习两年半,在企业工作半年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身体、心理、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资金、技术、少数尖端人才可以引进,但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只能靠自己培养。近几年来,海南的汽车制造等产业发展迅速,对技工的需求越来越大。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