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新建公厕和垃圾站选址难背后的真问题

03.03.2016  12:07

  海口新埠大道丁字路口,一个已经开工建设的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正面临回填。由于周边居民担心新建的公厕、垃圾转运站影响环境卫生,有关部门最终作出了选址的调整。“地基都挖了,花的钱就这样白费了。”建设者有些心痛。记者在新埠岛走访时,多位居民表示,他们并不反对建设垃圾转运站和公厕,但选址不应靠近他们的生活区域。

  海口“双创”行动大刀阔斧,不仅着力于向各种城市积弊宣战,而且着眼于改善市民生活创业环境,既受到市民普遍欢迎,又让大家寄予了更多期待。新建131座公厕和24个垃圾站的动议,无疑是为民、便民、惠民、利民的大实事、大手笔,是方便市民生活、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城市形象的重大利好措施,但具体实施过程中遭遇的选址难题,显然也给了我们另类提示。

  诸如公厕、垃圾场、垃圾处理站等的选址难题,不少城市都曾备受困扰,个别地方还曾引发过冲突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邻避效应”,大家既希望“方便”难题得到解决,能够拥有一个干净的生活环境,同时又不希望相关的处理设施紧邻自家附近造成不便。市民担心生活环境受影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倘若经过严谨论证,不会给自己带来困扰的选址,广大市民理应有大局观念,给予理解和支持,而不能完全从个人利益角度一味抵制、阻挠,否则,很多城市公共服务的改良就无从推进,最终影响的还是自身利益。

  而从报道披露的情节来看,新建公厕、垃圾站可能受到的阻力在决策之初有没有考虑过?何以投入了必要的财力、人力,连地基都挖了之后,才对不得不重新选址可能造成的浪费感到可惜、头疼?这里既有一个城市规划建设讲全局,不应以个别市民意志动摇的问题,更有一个事前充分听取、征求群众意见的问题。倘若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到位,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选址确实不妥及早放弃重新做安排,完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好在整个工程尚处在起步阶段,但愿包括规划决策、工程建设和广大市民在内的有关各方能够加强交流互动,尽最大可能达成共识,将这一民生实事、好事办实办好。(范子军)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