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文明东越江通道工地:千余工人挥汗如雨加油干

20.08.2019  09:52

      八月十八日,俯瞰海口市文明东越江通道项目建设工地。见习记者李天平摄

      8月19日下午,一场雷阵雨后的海口,微风送爽。而在南渡江东西两岸文明东越江通道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千余名工人挥汗如雨,干得热火朝天。

      该项目江东段工地上,一台塔吊不停地将一捆捆钢筋“抓”起,运送到隧道基坑顶部。站在南渡江边望去,项目工地上吊机、桩机林立。在江东项目段施工现场,项目相关负责人严啸坤说,在施工高峰期,工地上一天就有1600多名工人、260台设备同时作业。

      与项目部一墙之隔的钢筋加工棚内,几个落地大风扇呼呼地吹着。开料工马不停蹄地操作着机械对钢筋进行加工。

      文明东越江通道项目,西起文明东路与白龙路的交叉口,东至琼山大道,全长4.38千米,其中隧道段长2.72千米,双向6车道。该项目作为海口首条过江隧道,建成后将承担促进海口主城区和江东新区两地联动发展的重任。

      “工程开建至今,从省委、省政府到海口市各级部门,都为工程建设提供大量的‘保姆式’服务。”严啸坤称,正是这种贴心的服务,让工程进展顺利。目前,江东段隧道一期围堰区主体结构已封顶,整个项目总进度完成40%。近期,江东段正在逐步拆除围堰,江西段则正在进行隧道主体的混凝土浇筑。

      该项目江东段工地上,47岁的王联亮正和工友们一起浇筑混凝土,安全帽的带子把他的两颊勒出了一道印子,裤腿上沾满了湿乎乎的泥点,偶尔会有汗水流进眼睛里,有些辣。王联亮拿手背擦一下,捡起手头的活儿继续干:“参与这么大的项目,心里还是挺自豪的,所以想早些看到它完工。”

      4个月前,来自四川乐山的王联亮带着媳妇廖学琴一起来到这个项目的工地上。王联亮当混凝土工,廖学琴当普工。尽管已经晒得黝黑,廖学琴依然祈祷别下雨,因为担心会因此影响项目进度。

      记者从钢筋加工棚出来时,恰巧碰上来监工的项目监理单位安全主管柯杰民。他从车上拿下一顶安全帽,一边往头上扣一边说:“这个项目赶得紧,且地下工程的安全隐患比地上工程更多,丝毫不能大意。”为此,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建了个微信群,每天将发现的隐患发在群里,督促整改,确保“隐患不过夜”。

海口哈罗学校计划2020年9月开学 招生1824人
  日前,高空俯瞰位于海口江东新区的海口哈罗学校项目,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目前,哈罗学校项目已完成投资5.中新网海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