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文昌两地“医托”频现 如同剧组分角色饰演

26.08.2016  08:04
海口、文昌两地“医托”频现 如同剧组分角色饰演 - 海口网
海口、文昌两地“医托”频现 如同剧组分角色饰演 - 海口网
海口、文昌两地“医托”频现 如同剧组分角色饰演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医托”仿佛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它们在一轮又一轮的打击之后,还能够死灰复燃。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海口、文昌两地再现“医托”身影。海口一女子在省医院挂号后,被人带到一家小门诊,花费千余元,开的药吃一次就不敢吃了。文昌一个没有资质的“医生”雇了4个“”,拉患者就医……3年前,省卫生、公安等部门就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整顿,如今,“医托”再次出现。

   ”诊所里藏“神医

    靠4个大姐医院“拉客

  先后诱骗40名病人,骗了2.3万元

  8月20日,文昌市公安局、同济文昌医院打掉一个盘踞在医院的医托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该团伙分工明确,有人演“患者”,有人演“病友”,用“同病相怜”的方式取得患者信任,随后将其骗到无医疗资质的“”诊所。

   医院看病遇到2个热心大姐 介绍服“神药”腹泻不止

  6月25日,家住文昌重兴镇的王先生带着妻子到同济文昌医院看病。挂完号后夫妻俩在候诊大厅等待时,旁边来了一位中年妇女,女子称也是来看病的。

  “她问我看什么病?”王先生妻子说,得知她看妇科时,中年妇女称自己也得过同样的病,服用了一名“神医”的中药后好转。交谈期间,王先生妻子身边又出现了一名中年妇女,该女子也说自己有妇科病,也是这位“神医”开的中药药到病除。听说两名中年妇女都是那位“神医”治好的,王先生妻子动了心。“我当时信了。”王先生妻子说,她立马询问“神医”住哪。

  两名中年妇女把王先生及妻子带出医院,带到一位“周医生”的诊所。“周医生”给王先生妻子把脉检查后开了药。“医生把药方给了一个男的,不一会儿,他就抓了很多中药给我。”王先生妻子说,药费总共1000元,医生说调理一下就会好的。王先生妻子回家后按照“神医”的嘱咐开始吃药。谁知道,服完药后不久就腹泻不止,“我给‘周医生’打电话,他说药没有问题,腹泻是正常现象,吃点生姜就好了。”王先生妻子说,她找了生姜吃,但症状没有减轻,最终她瘫倒在地。直到此时,王先生一家才感觉可能是遇到了医托。家人连忙把王先生妻子送到同济文昌医院,经过治疗才有所好转。

   以应聘为由接触医院保安 每月给2000元求“放一马

  王先生妻子的遭遇引起同济文昌医院的高度重视。经调取监控并观察跟踪,锁定了可疑人员,发现了一个长期盘踞在医院的医托诈骗团伙。医院向文昌市公安局报告。文昌警方及卫生监督部门在同济文昌医院部署行动期间,7月的一天,保卫科一名保安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对方称想应聘医院保安,希望与保安队长联系。经了解,这名打电话的男子是医托团伙中的一人。

  保安队员答应了对方的应聘请求,要求见面详谈。保安何先生告诉记者,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男子不断邀请他和另外一名同事吃饭。原来,应聘只是借口,男子想通过应聘接触医院保安,希望在医院拉患者的时候,保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此,男子还声称每月会给保安的银行卡打2000元。

  调查过程中,8月15日,文昌市公安局接到报案,有人在文城镇云逸路某小区开“”诊所,组织医托到同济文昌医院引诱病人就诊。接报后,文昌市公安局派出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经过5天侦查掌握了证据,决定收网。

  8月20日上午10时许,专案组一举抓获了周某某(男,湖南岳阳人)、易某某(男,湖南衡阳人)、吴某某(男,湖南衡阳人)、陈某香(女,湖南衡阳人)、涂某某(女,湖南衡阳人)、陈某英(女,湖南衡阳人)等6名嫌疑人。

  对话陈某香:

  23日,记者采访了诈骗团伙中的嫌疑人陈某香,对于从事医托,陈某香称现在后悔不已。

  记者:什么时候来文昌的?

  陈某香:今年6月。我和老公离婚10多年了,孩子我一人抚养,欠了很多钱,所以才想外出打工。一天,在街上遇到了一个朋友,她介绍我到海南工作,就跟他们来了。

  记者:当时知道是干医托吗?

  陈某香:开始不知道,知道后也犹豫过。我问给对方吃药会不会造成身体伤害,他们说开的都是中药,是从正规厂家进的,绝对没问题,我才做的。

  记者:你们的对象是谁?

  陈某香:我们的工作就是到医院找患者,然后告诉他们中药能治病,带他们到医生那里。一般都找有胃病、妇科病的,心血管等疾病我们不拉。我们找到对象后就尝试搭讪聊天,通过聊天得知对方患有怎样的疾病。

  记者:你们一天能拉多少患者?

  陈某香:有时候一、两个,有时候两、三天一个。

  对话周某某:

  嫌疑人周某某,声称自己在老家村卫生室从医30多年,对于干这行,他们团队是有“标准”的,不找10岁以下的小孩,65岁以上的老人也不看,担心体质差,服药后出问题。

  记者:怎么想到做这行?

  周某某:我前几年到广东打工,遇到了朋友易某某,他知道我能看病,就商量到海南给人抓药看病。

  记者:你在团伙中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周某某:给患者把脉看病,然后写药单抓药。

  记者:没有从医资格能看病吗?

  周某某:我以前有的,证件过期没有及时更换。

  记者:医院里什么样的患者是你们的目标?

  周某某:一般是患慢性病的,长年吃药不好的。对于重病患者我们不会拉来看病。小孩和老人也不看。因为孩子和老人体质差,我们也担心抓药吃出问题。

  医托团伙作案图。

   去找“省医院梁医生

  女子被人带进了小诊所

    同济文昌医院里的医托(圈内)带着患者到诊所。(截屏图)

   建议

  治“”才能除“

  医托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早在2013年9月,本报就曾大篇幅报道我省部分医院被医托盘踞的现象,并追问:谋财害命的医托管不了?

  当然管得了。报道不久,省卫生厅(省卫计委前身)、省公安厅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开展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此后,海口各大医院内“医托”少了。但如今却又死灰复燃。

   背后的原因何在?

  台盟海南省委在提案《关于打击、取缔我省医托的建议》中指出,滋生医托的原因,一是医疗资源不合理分配,好的资源集中在市区、大医院,一方面是不少人长途跋涉,异地就医,即增加了就医困难,又加大经济负担;另一方面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挂不到号或挂不到专家号,看不到好的医生,无法治愈自己的病。二是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监管还不到位,存在一些“”诊所。三是法规不健全,执法尴尬。目前因为法律上没有针对医托的明文规定,警方需要当事人报案后举证,处理难度大。

  根治医托单纯靠整治行动很难根除,唯有铲除医托滋生的土壤。

  有专家称,政府部门要对医托零容忍,不仅立足于短期打击,更要立足于长期制度的建设。打击医托不能只打击医托本人,更应打击背后的机构,同时要加强执法监督队伍建设,增强监督执法力度。

   医托行骗特点

  1、“上班”时间有特点。医托通常早上8点就开始行动,中午医生下班,患者等待检查结果时也是他们的“下手良机”,周末及节假日也不休息。

  2、重点目标有特点。在医院知名专家坐诊期间,因为号早早就被挂完了,没挂上号的病人就成了他们的目标。此外,外地人、农村人、孤身老人、妇女等群体也是下手对象。

  3、队伍有特点。医托一般都是三到五人为一小组,中年女性居多,不同组别为不同的诊所服务。

   医托常用伎俩

  套近乎。不管你是哪里人,医托总能和你攀上乡亲,甚至冒称同姓,使你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从而对他信赖有加。

  贬低医院、名医,说你要去的医院“牌子虽大,看不好你这病”,或说你要找的名医“不行,就那两下子”,或谎称“他已调走了”等,让你在失望中向他求助。

  谎称同病。你有啥病,医托就说自己或某位亲属也患过此病,让你向他请教治病之法。

  大肆吹嘘假医假药。比如说“我的病是一位老中医治好的,找他错不了”。

  大献殷勤。抢着给你叫出租车,在前面带路,帮你拿行李。

  骗钱到手,送你快走。把你所带的钱骗得只剩下返程费,然后就送你直奔车站,免得你再到别处询问,让他露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