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8万志愿者弘扬文明理念

24.12.2014  16:04

海南大学的志愿者在万福社区为居民开展法律咨询活动。

   海口网12月24日消息 (海口晚报全媒体记者陈小萍摄影报道)“大爷您好,绿灯亮才通行”“对不起,请走斑马线”……如今,在海口的大街小巷,志愿者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截至目前我市已登记注册的青年志愿者达87662人。今年海口制定了《海口市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有计划、分层次的提升志愿者志愿服务水平,从而实现海口志愿服务整体质量的提升,擦亮志愿服务品牌。

   创新: “点单上菜”志愿服务获点赞

  义务理发、修理电器、健康咨询、法律援助、关爱老人……海口市美兰区万福社区志愿服务站自今年6月通过验收正式投用后,居民不出社区,通过“志愿菜单”就能获得包括这些内容在内的13大类社区志愿服务。

  12月23日上午,记者刚走近美兰区万恒路万福社区居委会办公区,“万福社区志愿服务站”9个醒目蓝色大字出现在眼前。服务站里,有齐全办公设备、专职管理人员、规范管理制度、稳定志愿队伍、品牌活动项目、基本经费补给、完整服务纪录、对外公开热线等标准建设,可以通过“点单上菜”青年志愿服务模式给居民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

  据共青团海口市美兰区委负责人介绍,目前万福社区志愿服务站已经进驻的志愿服务队伍20多支,该服务站结合现有队伍资源和居民基本需求,编制了省内第一份较为规范的社区《志愿服务菜单》。记者从志愿服务菜单上看到,不仅有提供家政、敬老、助残、文体、医疗等多个志愿服务类别,每个类别下面还有多个详细分支选项,更可指定具体服务时间和服务人员,此外每个类别下面还有接单安排、服务评价、跟踪回访等填写栏保证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和质量。

  在由共青团中央、民政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共青团海口市美兰区委、海口市美兰区青年志愿者打造的“美兰区万福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荣获金奖,这也是全省唯一获得金奖的志愿服务项目。同时该项目也荣获全省项目大赛金奖,是海口唯一金奖项目。

   汇聚: 8万志愿者弘扬文明理念

  如今,在海口的大街小巷,志愿者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从图书馆、医院到居民社区,再到车站、码头、景区景点,志愿服务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双脚踩着高跷,扮成各种人物,手持道具,或行或走,或演或唱……海口椰风海韵农民工高跷艺术团自2011年成立以来,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用好玩好看的节目向市民展示艺术团志愿服务工作成果。“虽然我们是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可我们也希望依靠着自己的绵薄之力给人带去欢乐,不图名不图利,我想这就是志愿精神。”团长赵德生说道。

  “当福利院的孩子们喊我爸爸时,你知道那是什么感觉吗?”提起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朱元龙脸上总挂着微笑。他告诉记者,每到周末,他和他的小伙伴们会不约而同地出现在海口市社会福利院里,给3个月至2周岁左右的孤儿喂饭、喂水、陪护,教2周岁以上的孩子说话、绘画、玩游戏,“其实,力所能及帮助身边的人,做好每一件小事,我们的家园会更有人情味。”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登记注册的青年志愿者达87662人,非注册志愿者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志愿者们正用他们的爱心传递温暖,传递幸福,汇聚成一股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用点滴爱心温暖社会,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椰城深深地扎根,开出最绚烂的花朵。

   发展:长远规划擦亮志愿品牌

  “你们真好,经常来看望我们!”12月中旬的一个周末,大致坡镇敬老院的老人谢晋文拉着志愿者的手,连声夸奖着。为扶助孤寡老人安度晚年,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在团市委的指导下,海口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阳光扶老”慈善志愿者服务活动,并通过10支青年志愿服务队与10家敬老院以及4个社区的孤寡老人进行结对帮扶,定期开展探视老人和陪老人聊天话家常、为行动不便老人打扫卫生等常态化的慈善志愿服务活动。

  “红红火火过大年暨关爱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农民工及子女”、“一盒饭·传递爱”、“邻里守望·爱在社区”、“文明交通劝导”……看似举手之劳的志愿服务,在海口却有着不一样的发展模式:政府搭建起有效统领社会资源参与建设的工作平台,支持着志愿队伍在椰城舞台上演绎着爱的故事。

  为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今年海口在及时召开2014年海口市志愿服务工作研讨会后,印发了《海口市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对全市社区进行调研,根据有阵地、有需求、有队伍、有活动的基本要求,选择12个社区,安排专门的经费,建设了社区志愿服务站示范点,并积极组织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等,打造青年志愿者服务品牌。

  “志愿服务制度化是努力的方向。”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逐步建立规划、科学的制度,进一步打造海口具有示范性、品牌性、长效性的志愿服务模式。